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北京版(2004)| 六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根据你的理解,用线连接下列内容。
“人”字形线路       两端凿进法
居庸关隧道           两个火车头
八达岭隧道           中部凿井法
类型:连线题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钱学森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1936年,他成为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在美国,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儿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生了。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又强烈地躁动起来:早日回祖国,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有人劝他说:“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研,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的就是祖国能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这时,他已下定决心,随时准备回国。
听说钱学森要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军官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动摇过。经过五年漫长的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
(1)在下列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待遇    (      )的生活    (      )的条件
(      )地躁动    (      )地说
(2)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黑暗——(      )   贫穷——(      )   动摇——(      )
(3)理解“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赞颂了钱学森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拼音,写字词。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照样子,写词语。
1.例:漂漂亮亮(AABB)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例:自作自受(ABAC)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例:白皑皑(ABB)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例:努力努力(ABAB)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不改变句子的原意,给句子换个说法。
1.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
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看到詹天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按课文内容填空。
1.詹天佑不怕(___),也不怕(___),毅然(___)了任务,马上开始(___)线路。哪里要(___),哪里要(___),哪里要(___),哪里要(___),都要(___),进行(___)。
2.他(___) 着学生和工人,(___)着标杆,(___)着经纬仪,在(___)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___),(___),一不小心还有(___)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___),詹天佑(___)在野外工作。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快乐阅读,我能行: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背着标杆、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

1.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请把它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划出排比句,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作者围绕勘测线路,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 “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 , ‘差不多’ ,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 这句话表现了詹天佑的什么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词填空。
精密  周密
(______)的仪器 (_____)的计划 (______)的观察 (_____)的勘测
6.用“﹏﹏﹏”划出具体描写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的句子。
7.詹天佑这样做的力量源泉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我会选(选择正确的解释)。
1.“他们最后提出一个条件:清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帝国主义为了争夺铁路的修筑权。
B.帝国主义打算不再过问中国修筑铁路的事。
2.“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外国人认为能修筑这条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出生,以后会有的。
B.外国人认为能修筑这条铁路的中国工程师根本不可能有。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多音字组词。
要yāo()塞sāi()
要yào()塞sài()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比一比,再组词。
庸()纬()竣()藐()
唐()经()峻()蔑()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