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伯父去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①,一本是《小约翰》②。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1.把具体描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的句子画上“ ”。A.伯父只夸他自己而不夸“我”,“我”感到失落、不满 |
B.“我”读书太马虎了,伯父虽然没有直接批评“我”,但是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因此感到羞愧和悔恨。 |
C.“我”觉得伯父的记性好,而自己的记性差 |
他们把那个拉车的( )上车子,一个( )着,一个半( )着,爸爸拿镊子( )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 )干净。他们又给他( )上药,( )好绷带。
1.将选文补充完整。小英雄雨来(节选)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十二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
雨来最喜欢这条紧靠看村边的还乡河。每到夏天,雨来和铁头、三钻儿,还有很多小朋友,好像一群鱼,在河里钻上钻下,藏猫猫,狗刨、立浮,仰浮。雨来仰浮的本领最高,能够脸朝天在水里躺着,不但不沉底,还要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
妈妈不让雨来耍水,怕出危险。有一天,妈妈见雨来从外面进来,光着身子,浑身被太阳晒得黝黑发亮。妈妈知道他又去要水了,把脸一沉,叫他过来,扭身就到坑上抓笤帚。雨来一看要挨打了,撒腿就往外跑。
妈妈紧跟着追出来。雨来一边跑一边回看。糟了!眼看要追上了,往哪儿跑呢?铁头正赶着牛从河沿回来,远远地向雨来喊“往河沿跑!往河沿跑!”雨来听出了话里的意思,转身就朝河沿跑。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追上了,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只听见扑通一声,雨来扎河里不见了。妈妈立在河沿上,望着渐渐扩大的水圈直发愣。
忽然,远远的水面上露出了个小脑袋。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1.简单写出选文中第3、4、5自然段中事情的A.这是人们对雨来的赞扬。 |
B.年龄大了一定有志气。 |
C.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深深感动、激励着芦花村的人们。 |
①扁鼻子军官的目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的直裂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来。咬着牙拧,雨来的脸立刻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雨来打了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到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②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的叫。他两眼直冒金星,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③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1.可用段意归并法将选文内容概括为:敌人________,雨来________。A.自古英雄出少年 |
B.有志不在年高 |
C.英雄莫问出处 |
①扁鼻子军官的目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雨来的脸立时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雨来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②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星,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③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④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叫:“枪毙,枪毙!拉出去,拉出去!”
1.根据提示,在文段中找出两个与例词具有相同特征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并选择其中一个写一句话。A.这是一处语言描写,表明了雨来誓死保护交通员、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坚强意志。 |
B.体现了中国人民不惜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祖国的决心。 |
C.既写了当时的情景,又将鲜血和爱国巧妙的联系在一起,引发读者丰富的想象和无穷的回味。 |
小兵张嘎(节选)
那两个鬼子不待请,已经大踏步闯了过来,嘴里还洋腔怪调地说:“小孩,你家的鸡蛋有?家里有?”“家里有,里头请吧!”小嘎子闪开身子,给他们让路。这时,他已发现那个“太君”腰里挎着皮盒子,一支手枪翘在外面。霎时间,他那馋虫儿似的小舌头,一连在嘴角上逗了好几逗。
“太君”一面咕噜着,一面咔咔地上了台阶,跨进屋去。小嘎子一面靠向风门子,一面也拿着日本腔指引说:“太君,西间屋干净,那里歇歇地干活!”“太君”后头那个鬼子,见两屋的门帘都吊着,以为正用得着他的勇敢,挺起三八式,抢在前头,去挑西间的帘子。帘子一起,但听“嚓嚓”两声,鲜血一冒,大翻身倒栽回来。鬼子军官“哇呀”一叫,回头就跑。说时迟,那时快,小嘎子见他要跑急甩手“咣当”把风门一关,鬼子军官身子才蹿出半截——咔地夹住了后腿,一个嘴啃地,栽在台阶上。接着,从屋里飞出一个战士,啪地就是一枪,那鬼子肚皮贴地,两头儿翘了一翘,骨碌碌滚下台阶去了。刚拔出的手枪,摔出去一丈多远。
就是老鹰抓小鸡也没有这般快,小嘎子飞身扑过去,一下就把“王八盒子”抢在手里了。他的心是怎样在沸腾啊,什么过年放炮,什么赶会逛灯,哪能比得上此刻的快乐呢?
1.如果要给节选的这部分内容取个题目,你会取什么?( )A.挑帘战 | B.扰乱敌营 | C.假枪挟真枪 |
小兵张嘎夺枪记
鬼子们气势汹地向正房,嘎子跟在他们身后。突然,他发现走在后面的鬼子是个官儿,腰问别着一支手枪。嘎子的眼晴一下子亮了起来。自从奶奶被鬼子杀害以后,嘎子一直希望能得到一支枪,给奶奶报仇。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支手枪,恨不得伸手就把它摘下来。
两个鬼子撞开屋门,闯了进去。一进屋,他们就像狼似的东翻西找,惊动灶边的一只鸡。母鸡咯咯叫着往外跑,鬼子连忙去捉母鸡。母鸡东躲西闪,最后一头进西屋的门窗子里面去了。鬼子兵上前一挑帘子,突然,三把刺刀从里面一起刺出。他号叫一声,翻身裁倒在地。原来区队长和战士们刚才听到了嘎子在院子外的喊叫,已经做了准备。
鬼子官见势不妙,哇呀一声,转身就跑。
嘎子正站在院门口,见鬼子官往外窜。急忙把门一关。鬼子官的一条腿被绊了ー下,身子一栽,跌在了石阶上。他一边在地上滚着,一边往外掏那支手枪。战士们从屋里冲了出来。随着啪的一声枪响,鬼子官被击中了。他身子一拱,滚到了嘎子脚下。嘎子连忙抓起身边的一把扫帚,使出浑身为气朝子官身上拍去,可是不顶用,鬼子官已经把手枪掏出来了。嘎子一急,扑上去,用身子使劲压住了他的胳膊,又狼狠咬住他的手腕,把手枪夺了下来。鬼子官一翻身把嘎子瑞开,想去夺枪。区队长一用手,又补了他一枪。鬼子官腿一蹬,不动了。
随着一片冲杀声,反攻开始了。战士们从屋里拥出,冲出了大街。鬼子们四不逃,有的被击倒了,有的举手投降…
1.文中“目不转睛”一词传神地写出了嘎子①扁鼻子军官的目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的直裂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来。咬着牙拧,雨来的脸立刻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雨来打了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到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②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的叫。他两眼直冒金星,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③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1.可用段意归并法将选文内容概括为:敌人A.自古英雄出少年 |
B.有志不在年高 |
C.英雄莫问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