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北京版(2004)| 六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理解。

小英雄雨来(节选)

①可是怎么不见雨来呢?他跑到街上,看见许多人往河沿跑,一打听,才知道雨来被鬼子打死在河里了!

②李大叔脑袋轰的一声,眼泪就流下来了。他一股劲地跟着人们向河沿跑。

③到了河沿,别说尸首,连一滴血也没看见。

④大家呆呆地在河沿上立着。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虫子在草窝里叫着。不知谁说:“也许鬼子把雨来扔在河里,冲走了!”

⑤大家就顺着河岸向下找。突然铁头叫起来:“啊!雨来!雨来!”

⑥在芦苇丛里,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雨来还是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扒着芦苇,向岸上的人问道:“鬼子走了?”

⑦“啊!”大家都高兴得叫起来,“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

⑧原来枪响以前,雨来就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到河里去了。鬼子慌忙向水里打枪,可是我们的小英雄雨来已经从水底游到远处去了。

1.读短文,把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
(1)用小标题概括这一部分的内容,比较恰当的是( )
A.有志不在年高
B.雨来没有死
C.掩护李大叔
(2)第⑦段中“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运用了反复的手法,抒发了大家怎样的情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看到雨来还活着,感到万分欣喜和激动。
B.对雨来的赞美。
C.看到雨来还活着,感到惊奇。
D.对雨来的喜爱。
2.短文第几段解释了雨来能从鬼子的枪弹下死里逃生的原因?表现了雨来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
3.“李大叔脑袋轰的一声,眼泪就流下来了。他一股劲地跟着人们向河沿跑。”结合句中加点部分,推测一下李大叔此时的心理活动,试着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节选)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1.请给选文拟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
2.“我”理解的“碰壁”是_____________,鲁迅先生说的“碰壁”是____________
3.文段主要采用的__________描写,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
4.请写一句鲁迅的名言: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一件小事

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北风刮得正猛,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一路几乎遇不见人,好不容易才雇定了一辆人力车,教他拉到S门去。不一会儿,北风小了,路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车夫也跑得更快,刚近S门,忽而车把上带着一个人,慢慢地倒了。

跌倒的是一个女人,花白头发,衣服都很破烂。伊从马路边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车夫已经让开,但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微风吹着,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着车把,幸而车夫早有点停步,否则伊定要栽一个大斤斗,跌到头破血出了。

伊伏在地上;车夫便也立住脚。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便很怪他多事,要自己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路。

我便对他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

车夫毫不理会,或者并没有听到,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搀着臂膊立定,问伊说:

“你怎么啦?”

“我摔坏了。”

我想,我眼见你慢慢倒地,怎么会摔坏呢,装腔作势罢了。这真可憎恶。车夫多事,也正是自讨苦吃,现在你自己想办法去。

车夫听了这老女人的活,却毫不踌躇,仍然搀着伊的臂膊,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我有些诧异,忙看前面,是一所巡警分驻所,大风之后,外面也不见人。这车夫扶着那老女人,便正是向那大门走去。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地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我的活力这时大约有些凝滞了,坐着没有动,也没有想,直到看见分驻所里走出一个巡警,才下了车。

巡警走近我说□你自己雇车罢□他不能拉你了□我没有思索的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交给巡警说□请你给他□

风停了,路上还很静。我走着,一面想,几乎不敢想到我自己。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我还能裁判车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

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熬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使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现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1.给画线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件小事”的起因和结果。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主要捞写了______个人物,其中运用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
4.文章环境描写精当,请你找到文中第四处环境描写,说说它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文内容回顾。
1.这篇课文________是写的回忆伯父________(谁)的纪念性文章,表达了作者对伯父的________________之情。
2.课文叙述了关于伯父的六件事,我能用小标题的形式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伯父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            )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镶子(          )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            )干净。他们又给他(            )上药,(            )好绷带。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ào),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1.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入文段的括号中。
①扎 ②夹   ③扶   ④洗   ⑤敷
2.对文段中的“叹了一口气”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见伯父对我不能理解他的话语的失望。
B.表现了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的痛恨。
C.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劳苦人民的极大同情。
3.文段写的是伯父(                 )这件事,通过对人物细致入微的(           )描写和(            )描写,使得人物形象立体而鲜活。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侯,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1.“解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当时“清清楚楚”看见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伯父脸上的表情变得那么严肃是因为(          
A.伯父觉得那位车夫很可怜。
B.伯父觉得无法回答“我”的问题,很苦恼。
C.伯父为自己无法解除穷苦人民的痛苦而苦闷。
4.最后一句话表现了鲁迅先生对__________的憎恨和对________的极大同情。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推荐阅读书目测试。

鬼子把前后院都翻遍了。

屋子里也遭了劫难,连枕头都被刺刀挑破了。炕沿上坐着的那个鬼子军官,两眼红红的,用中国话问雨来说:“小孩,问你话,撒谎的不许!”突然,他望着雨来的胸脯,张着嘴,眼睛睁得圆圆的。

雨来低头一吞,原来刚才一阵子挣扎,识字课本从怀里露出来了。鬼子一把抓在手里,翻着看了看,问他:“谁给你的?”雨来说:“捡来的!”

鬼子露出满口金牙,做个鬼脸,假装温存地对雨来说:“担忧的不要!小孩,皇军大大的疼惜”说着,就叫人替他松绑。

雨来把手放下来,觉得胳臂发麻发痛,扁鼻子军官用手摸着雨来的脑袋,说:“这书谁给你的,关系的没有,我的不问了。别的话要统统告知我!刚才有个人跑进来,看见没有?”雨来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嘟嘟囔囔地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伸手在皮包里掏。雨来心里想:“掏什么呢?找刀子?鬼子生了气,要挖小孩眼睛的!”可是他掏出来的却是一把洁白的日本糖块。

扁鼻子军官把糖往雨来手里一塞,说:“这个大大的好!你的告知,他的什么地方?金票大大的有。”他又伸出那个戴金戒指的手指,说:“这个,金的,也给你。’”雨来没有接他的糖,也没有回答他。

旁边一个鬼子嗖地抽出刀来,瞪着眼睛,要向雨来头上劈。扁鼻子军官摇摇他的圆脑袋。两个人叽叽咕咕说了一阵。那鬼子向雨来横着脖子翻白眼,用劲把刀放回鞘里。

扁鼻子军官压住肚里的火气,用手轻轻拍着雨来的肩膀,说:“我大大的喜爱小孩,你看见的没有?说呀!”

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的眼光马上变得凶狠可怕,他向前弯着身子,突然伸出两手。啊!这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得咧着嘴叫。随后,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左右开弓;啪!啪!打了两巴掌,又用手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雨来的脸立时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鬼子又向他胸脯打了一拳。雨来站立不稳,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马上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雨来半天才喘过这口气,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两眼直冒金花,鼻子里流着血。血珠掉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鬼子打得累了,雨来仍是咬着牙说:“没看见不经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吼叫:“枪毙,枪毙!拉出去!”

1.文段选自《________》,体裁是________
2.找一找文中仿照声音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来“半天才喘过这口气”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雨来仍是咬着牙说没看见说明了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觉得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来形容鬼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来形容雨来。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1.给文中这件事情加上小标题:________
2.结合下面的资料,对“碰壁”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当时社会非常黑暗,革命者根本没有言论自由,而鲁迅先生为了唤起民众觉悟,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写了一篇篇犹如匕首的杂文,因而反动派对鲁迅先生恨之入骨。
A.“碰壁”指鲁迅先生在与反动派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和迫害
B.幽默地谈“碰壁”显示出鲁迅先生对敌人的轻蔑,体现了他的自信和乐观
C.“碰壁”指鲁迅先生碰到了墙壁上。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抗日英雄王朴

王朴生长在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外,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供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然后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当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八路军的东西藏在哪里时,王朴怎么也不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威胁王朴。王朴面对日本鬼子的刺刀,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地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1.解释文中的词语。
(1)昂首挺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毫不畏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在文中画出描写汉奸丑恶嘴脸的词语。
3.面对日本鬼子的刺刀,王朴是怎样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就在伯父去世那一年的正月里,一个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随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圆固吞枣(zǎo   zhǎo)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比挨(āi ái)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1.选择文中正确的读音,打“√”。
2.写出文中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简单 —(      )       认认真真—(      )
3.用“        ”画出具体写“我”读书“囫囵看枣”的句子,用“ ”画出“我”读书“张冠李戴”的句子。
4.“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中“这句话”指的是“_______”。
5.用小标题概括这一段话的内容:___________。这一段话表现了鲁迅先生__________的品质。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