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①这句诗中,“________”字突出了山势险峻和水流满急;“此”是指________。
②这句诗出自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望天门山》,全诗在一个“________”字的统领下展开,描绘了波澜壮阔的长江从天门山中间奔流东去的雄奇景象。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①“________”是“遥望”所得,生动地勾画了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
②这句诗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诗句的大意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如同________,盛放着像________一样的君山。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对比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1.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________之情。
2.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都描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山色。
B.都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
C.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
D.作者所写景物的色彩相同。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姥姥家的小院

今年暑假,我的生活真是丰富多彩。最有趣的是到农村的姥姥家,我最喜欢姥姥家的小院。

院子西南角,几根长竹竿架上,爬满了花藤,稠密的绿叶衬着紫红色的花朵,又娇嫩,又鲜艳,远远望去,好像一匹美丽的花布。

院子东北角是由金瓜架搭起的棚子。光滑滑的金瓜像吊灯似的挂在藤上。瓜棚下面有桌子。晚上,灯亮了。孩子们在这里读书,下棋,大人们也在这里乘凉,闲谈。

院子东面栽着几株像巨人一样高大的白杨,还有几株果实累累的果树。白杨树挺直了高大的躯干,碧绿的叶子被风吹得哗哗直响,在响声中可以闻到果子的清香。

院子南面是一片碧绿的小菜园。韭菜绿油油的,茄秧上挂满了嫩茄,半红半绿的辣椒像害羞似的,藏在茂密的绿叶中,还有西红柿、黄瓜……各种各样的蔬菜,为农家增添了乐趣。

姥姥家的小院,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

1.短文的结构为_____________,全文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
2.按照短文内容填空。
姥姥家的院子西南角,有        ,东北角是              ,院子东面栽着         ,院子南面栽着            ,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
3.这篇文章是按             顺序写的。表示这种顺序的词语有: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钱塘湖春行
苏轼                 白居易
水光潋滟晴方好,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山色空蒙雨亦奇。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欲把西湖比西子,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淡妆浓抹总相宜。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_______________之情。
2.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都描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山色。B.都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
C.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D.作者所写景物的色彩相同。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古诗理解。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1.词语解释     
潋滟:                         
空蒙:                         
西子: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代____________。
3.诗人抓住______季______________的特征来描绘西湖的风采神韵。
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两句诗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对古诗的理解填空。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诗歌写了西湖____________的景象,还以_____比西湖,形象地写出了_____的美,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
a.首句描写西湖晴天水光。潋滟突出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状态。
b.次句描写雨中的山色,空蒙勾勒出西湖周围群山朦胧的景象。
c.最后两句将西湖比作西子,特别强调了西湖晴天山色尤其秀美。
d.诗人在诗中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了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