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肃立    站立
①三十万人一起脱帽________,一齐抬头仰望着鲜红的国旗。
②他________在那儿,一动不动。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诞生    出生
①小明于19896________了。
②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了。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汇集    聚集
①茶室的后院还有十几缸金鱼,那儿也________着许多爱鱼的人。
②丁字形的广场________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写出近义词。
汇集—________   擎着—________    提着—________   幽静—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邓政委的棉衣

19478月,大别山上已经是寒霜季节。由于我军远离后方,被服供应不上,邓小平政委和十几万将士仍穿着单薄的旧棉衣。战士们心疼地说:我们没什么,要是把政委冻坏了,还怎么指挥我们打仗?”于是便聚在一起,专门为邓小平同志做了一套新棉衣。

第二天,副官长抱着这套新棉衣走进政委的小屋。他看到政委正伏在桌上聚精会神地看文件,便轻手轻脚地走到跟前,小声说:首长,这是您的新棉衣。政委放下笔,搓搓手,看到副官长抱着的新棉衣,一时没弄清是怎么一回事。副官长说明情况后,政委站起来严肃地说:“你们怎么能这样做呢?难道你们没有看到大家穿得和我一样单薄吗?棉衣破了,可以补一补再穿嘛!”他看到副官长左右为难的样子,又慈祥地笑了:这样吧,棉衣既然做好了,就给通讯员小万吧,他年龄小,身体又单薄。在一旁的小万赶忙说:不行,不行!这是专门给首长做的。政委在屋里来回踱了几步,用手指了指门,命令似地说:就这样吧!”然后又坐下继续工作了。

邓政委的模范行为,长期为群众所传颂。

1.给带下划线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战士们心地说……________
A.疼痛B.关切、喜爱
2.邓政委的模范行为,长期群众所传颂。________
A.B.变成C.
3.结合句子的意思解释划线的词。
①邓小平政委仍穿着单薄的旧棉衣。
单薄:________
②小万的年龄小,身体又单薄
单薄:________
4.总结本文记叙的顺序。
先写:________;
再写:________;
最后写: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B.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C.30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D.一万支礼花连续射入天空。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按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重新排列句子,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________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
________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
________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________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
________毛主席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
________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
________接着升国旗。
________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________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类型:排序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以雪充饥最香甜

天下着鹅毛雪,四面的山都盖上了厚厚的白雪,山间的羊肠小道被雪埋没了。一支部队在雪地中艰苦地行进着。他们是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是奉党中央的命令到浙江南部去建立抗日根据地的。

队伍中,一位右手裹着绷带的首长不时地鼓动着战士: “战鼓冬冬,红旗飘飘,红军战士真英雄……”

他就是军政委刘英同志 。他的右手在战斗中负了伤 ,由于没有药品治疗,伤口已经脓了,胳膊又红又肿。高烧使刘英同志的嘴唇也枯焦了。同志们都劝他上担架,可他说什么也要跟着大伙一起走路,一起吃野菜草根。

部队已经在雪地上走了三天了,雪海茫茫,连野菜草根都难找。寒冷和饥饿在考验着红军战士。刘英同志一边走( )一边问战士( )你们说( )世界什么东西最甜( )什么东西最香( )大家纷纷说 ( )白糖最甜( )米饭最香( )有的边说边咂着嘴,好象香喷喷的大米饭就摆在眼前似的。刘英同志却说:“为革命事业,以雪充饥也感到最甜最香,你们说是吗?”说完,就顺手抓起一把雪,津津有味地吞咽起来。   

看着负伤的首长这样坚定,这样乐观,战士们也不怕寒冷和饥饿了。

1.给短文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茫茫:_____________
津津有味: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反义词。   
寒冷──(     )  坚定──(     )
4.读了这篇短文,你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类文阅读。

在天安门右前方,巍然( )立着一座雄伟壮丽的大厦,这就是人民大会堂。全国各族人民的代表在这里共商国策。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是首都最宏伟的建筑之一,建筑面积达171800平方米,体积有1596900立方米。一条黄绿相间的琉璃屋檐,把巍峨的大会堂的轮廓从( )蓝的天空中勾画出来。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 )庄严绚丽的画图。

迈进金黄色大铜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 )部分——中央大厅。建筑师站在这里,指着四周向我们介绍了整个建筑的布局:朝西直入万人大礼堂;往北通宴会厅;向南穿过长长的廊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大楼。整个建筑就是由这三部分组成的。

万人大礼堂,里面宽76米,深60米,中部高33米,体积达86000立方米,像一座大厦。但是由于设计师们处理得巧妙,走进大礼堂的人,放眼一望,从屋顶到地面,上下( )然一体,并不感到怎样空旷。

屋顶是穹隆形的,天花板上纵横密排着近500个灯孔。灯光齐明的时候,就像满天星斗。顶部的中心挂着红宝石般的五星灯,灯的周围是70条瑰丽的光芒线和40瓣镏(liú)金的向日葵花瓣,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在它的外围,有三环层次分明的水波形暗灯槽,同周围装贴的淡青色塑料板相映,形成水天一色的奇观。

大礼堂呈椭圆形,有两层挑台像两弯新月,围拱着主席台,使大礼堂成为层次分明、错落有( )的整体。两层挑台连地面共3层座席,有9600多个席位。礼堂的主席台像个小会场,能容纳300多人。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合适的字。
2.用自己的话说说第1自然段交代了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自然段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B.打比方C.列数字
4.第3自然段哪些词语表明了空间方位的转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介绍万人大礼堂采用了(   )。
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1.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         )                                   (          )
2.“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这句话中的破折号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______”的句子中“站起来”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