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冀教版(2002)| 五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根据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填空。
这段话描写了______________,其中“满腔怒火”写的是人物的_________,从对五壮士的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狼牙山五壮士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中画“      ”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小英雄雨来》节选

①鬼子把前后院都翻遍了。

②屋子里也遭了劫难,连枕头都用刺刀挑破了。

③炕沿上坐着个鬼子军官,两眼红红的,用中国话问雨来说:“小孩,问你话,撒谎的不许!”

④突然,他望着雨来的胸脯,张着嘴,眼睛睁得圆圆的。雨来低头一看,原来刚才一阵子挣扎,识字课本从怀里露出来了。鬼子一把抓在手里,翻着看了看,问他:“谁给你的?”

⑤雨来说:“捡来的!”

⑥鬼子把脸上的横肉堆起来,露出满口金牙,做了个鬼脸,温和地向雨来说:“害怕的不要!小孩皇军大大的爱护!”说着就用鬼子话叫人给他松绑。

⑦雨来把手放下来,觉得胳臂发麻发痛。扁鼻子军官用手摸着雨来的脑袋,说:“这书谁给你的,关系的没有,我的不问了。别的话要统统告诉我!刚才有个人跑进来,看见没有?”

⑧雨来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嘟嘟囔囔地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看见。”

⑨扁鼻子军官把书扔在地上,伸手在皮包里掏。

⑩雨来心里想:                 

可是他掏出来的却是一把雪白的日本糖块。扁鼻子军官把糖往雨来手里一塞,说:“这个大大的好!你的吃吃,你的告诉:他的什么地方?金票大大的有。”他又伸出那个戴金戒指的手指,说:“这个,金的,统统的给你!”

雨来没有接他的糖,也没有回答他。

旁边一个鬼子嗖地抽出刀来,瞪着眼睛,要向雨来头上劈。扁鼻子军官摇摇他的圆脑袋。两个人唧唧咕咕说了一阵日本话。那鬼子向雨来横着脖子翻白眼,使劲把刀放回鞘里。

扁鼻子军官压着肚子里的火气,用手轻轻拍着雨来的肩膀,说:“死了死了的没有,我的不叫,我大大的喜欢小孩。你看见的没有?说啊!”

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突然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脸上左右开弓,啪!啪!打了两巴掌,又用手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雨来的脸立刻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雨来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撞在柜板上,身子一歪要倒下去,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血珠掉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叫:“枪毙的有!枪毙的有!拉出去!死了死了的!

1.仿写词语。
嘟嘟囔囔_________________                 左右开弓:___________
2.照样子,赏一赏,写一写。
例:野花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野花比作眼睛、星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野花在阳光的照射下,光彩闪烁、争春斗艳的情态。
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个耳朵,向两边拉。→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形象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想开去,雨来心里在想些什么呢?写在文中横线上。
4.有目的地阅读,可以提升阅读效率:如果想了解扁鼻子军官的阴险狡猾,就要重点阅读选文第(          )至第(         )自然段;如果想了解扁鼻子军官的凶恶可怕,就要重点阅读选文第(          )至第(         )自然段。
5.加上动作、神态描写能塑造出更加丰满的人物形象。请你仔细品读例句,再照样子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例: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突然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个耳朵,向两边拉。
一声枪响,运动员们像___________,他们____________,啦啦队员们在操场上也拼命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①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②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1.短文①自然段写狼牙山上激烈战斗的场面时,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下列不属于“点”的描写的是( )
A.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
B.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
C.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D.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2.默读短文,根据短文内容,请你用小标题的方式概括这两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①自然段“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可以看出他对敌人的_______________;从②自然段班长“斩钉截铁地说”可以看出他在生死抉择面前那种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4.我们可以通过提问、写感受等方式写批注。读了短文②自然段,你想在旁边做什么批注呢?请在横线上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与理解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①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②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③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④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⑤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⑥胡德林和胡福才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⑦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⑧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节选文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
2.节选文段中哪些语句描写了五位壮士群体战斗的场面?(写出相应语句序号)_______________
3.五壮士作战,作者是抓住人物的哪些方面来写的?你是从哪些关键词句中看出来的呢?
马宝玉:________________
宋学义: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段中描写群体和个体的语句,写出点面结合写法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文阅读。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对壮士的_______描写和_______描写,画横线的句子把_______比作_______,说明了石头砸下_______。这两个句子充分表达了壮士对敌人的__________的决心,表现了五壮士的崇高品质。
2.请给这段文字拟个小标题:_______。在写作顺序上,这段文字先写五壮士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_______,再写子弹打完后,五壮士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语段阅读。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加点的两个词语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自己的感悟,完成下列练习。
(1)选段开头两句描写了五壮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屹立”一词突出了五壮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声音”指的是什么?从“这声音”里,你能够感受到五壮士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等词句,具体刻画了五壮士在面对生死抉择时的壮烈和义无反顾。
3.给选段添加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按文章《虎门销烟》内容填空,答题。

林则徐一声令下,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工人,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下盐巴,再把缴来的鸦片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下去。顿时,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1.这段话中工人们销毁鸦片的经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中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仿照这段话的写法,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五位战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战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战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联系上下文,理解“粉身碎骨”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
2.“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是_______句,把_______比作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这充分体现出____________
3.给这个自然段加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
4.石头“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你知道日寇对中国人民犯下了哪些罪恶滔天的事吗?列举几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西溪且留下

沈小玲

驱车路过留下镇,我看见一堵白墙,高大、宽广。上面有图有文。写着:富有留下,美丽留下,幸福留下。白墙里面是一块大工地,要建一座大型综合体。

回来的路上,再次经过此地。富有留下,美丽留下,幸福留下,读着读着,就觉得广告语很有趣。我第一次知道留下可做如此理解。在我原有的记忆中,我只记得西溪且留下的美丽传说。

相传,八百多年前,南宋皇帝赵构路过杭州西面一块地貌风光非常原始的净土西溪,看到小桥流水,芦花似雪,曰:西溪且留下。

④“西溪且留下在西溪随处可见。西溪且留下是西溪的代名词

现在是秋天。在西溪,最美的莫过于柿树。

老态龙钟的柿树,苍劲黝黑的枝干,稀稀落落的黄叶,挂满了火红火红的柿子。房前两株,院子里三株,桥畔五株,芦苇荡里一大片……七千多株柿树散落在西溪湿地的角角落落。

据说,年纪最大的柿树有六百多岁。

至今,我未曾见过那棵古柿树。闭上眼,我会幻想六百多岁的柿树上满是红红的柿子。

有一年,我到永嘉乡下,看见家家户户门前都种上几株柿树,那是他们村的习俗。秋天一到,一树一树地红,整个村子很喜庆,很甜蜜。

秋天的西溪,也喜庆,也甜蜜。

明代有人赞西溪曰:黄橙红柿紫菱角,不羡人间万户侯。

西溪且留下。不管是黄橙、红柿,还是紫菱角,都因为原始,因为野趣。

在阳光灿烂的初夏,我们坐一只摇橹船进去,小船咿咿呀呀,穿过小桥,穿行在弯弯曲曲的水面,划进芦苇荡。白鹭优雅地立在芦苇上,水声惊扰,飞走。随处可见粉色的野蔷薇,一簇叠着一簇,似乎要把所有的花全部绽放。时时听到鸟鸣,却分辨不出是哪只鸟儿发出的声音。水面有水草,有人在采水草。

在河之洲,不知可有雎鸠?

野花!

野花!

循着岸上孩子的声音,我往前方望去,那里有一大片蓝紫色的野花,我们停船,上岸。

那块地凹凸不平,有低陷,有高耸,间或有几株大树,看不出有路,没膝高的蓝紫色的野花开满了,杂乱无章。真没有路。我们尝试着从花丛间走过,我小心翼翼地挪动脚步,蓝紫花遮住了我的大半个身子,置身花海,我想应该就是那个样子。我猜想那地原应是空着的。我曾读过一篇文章:一位美国农夫,祖上传下一个遗训,要在自己劳作的庄园里留出一块空地,什么也不种,就让它荒着。因为静寂也是一种美。

静寂也是一种美!

此处的西溪一隅,原是静寂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就如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开遍了蓝紫色花的彼处,静寂更显。

西溪,是都市人放飞心情的后花园,是倾听灵魂声音的自留地。

且留下!西溪。

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量词。
________白墙   一________工地  几________柿树
________蔷薇   一________遗训  一________文章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形容词。
_______的白墙  _______的柿树
_______的枝干  _______的黄叶
_______的柿子  _______的野花
3.“富有留下,美丽留下,幸福留下”这个广告语有趣在(  )
A.“留下”是地名,“富有、美丽、幸福”作为形容词形容这个地方。“留下”也可以作动词,表示“留下来”的意思,一语双关。
B.建房子的工地可以把旧房拆掉,但富有、美丽、幸福却留了下来。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央视《小崔说事》节目组曾对身为梁启超的小儿子、中国导弹控制系统创始人之一的梁思礼院士进行过一次访谈。

节目中小崔提起了一件事:有一天,梁思礼先生赴美访问,在西雅图遇见了当年的同窗好友,也是位华人,也是位研究导弹的专家,他的年薪是300万美元,可是当时梁思礼先生一年的工资还不到1万元人民币。访谈中,小崔问梁思礼先生:“别的不公正待遇您都不计较,但这件事对您一定有很大的刺激吧?”

别的不公正的待遇是什么呢?梁思礼先生1941年(17岁)赴美求学,1949年,当他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的消息,凭着一颗纯洁而又单纯的爱国之心,毅然决然地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在新中国的建设中,梁思礼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却在某些事情中遭不公正待遇,受了很多委屈。面对小崔的提问,他会如何回答呢?

85岁高龄的梁思礼面对提问,掷地有声地回答:“那位同学研究出来的导弹,当时也许就瞄准着中国;我研究出的导弹,却是保卫祖国,我为此非常自豪!”全场嘉宾报以热烈的掌声。

1.文中加点词“刺激”在词典中有三种解释:①声、光、热等引起生物体活动或变化;②推动事物,使起积极的变化;③使人精神上受到挫折和打击。“刺激”在文中应该选择第______种解释,它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掷地有声”这个词语表现了梁思礼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梁思礼是____________的儿子,他是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说梁思礼为什么会感到自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三自然段的叙述方式是_______。(A.顺叙   B.倒叙 C.插叙)这一自然段对表达梁思礼的爱国之心有什么用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