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语文S版(2003)|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外阅读
看日出
我的家离河堤很近,如果早上我起的很早,那么我不是去晨练,而是喜欢站在河堤上看日出。
我的家乡没有浩瀚()的大海,却有()的山峦。每到盛夏,太阳快要升起来的时候,就先有一缕霞光从山尖上冲出来,把浅蓝的天空染成了()的桔红。之后霞光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把山尖的那片树木照成了()的翠绿。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这时你千万不要回头,也许就在你不经意的顾盼之间,太阳就露出了小半边脸,冲你调皮地笑着。
天边更红更亮了,太阳一点一点、一点一点地向上升,象是负着千斤重担。到了最后,它一跃而上,冲上了山顶。顷刻间,万丈光芒洒向世界,刺的人的眼睛微微的痛,山川、大地、河流和我都披上了金色的轻纱。
人们常说,太阳是万物的主宰,我更爱太阳给予这世界的无限的生机和希望!
1.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  )
A.浩瀚、层层叠叠、淡淡、耀眼
B.浩瀚、重重叠叠、淡淡、明亮
C.宽大、层层叠叠、浅浅、耀眼
2.哪句话最明显的表达了作者对太阳的喜爱之情。
3.描写太阳升起过程的句子是什么?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你注意观察过日落、刮风等自然景象的变化过程吗?可以学习课文中描写的方法,试着选择一种自然景色的变化写一段话,注意写好变化的过程。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天地
火烧云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
  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模糊——(   ) 凶猛——(   )
2.文中画横线句子采用的修辞方法是(  )
A.比喻B.拟人
C.夸张D.排比
3.第一段的中心句是:                  。描写火烧云颜色的词语有    、金灿灿、半紫半黄、     、葡萄灰、    、茄子紫,可以说是“   ”。这些描写颜色的词语可以用来形容    的脸蛋、    的奖杯、     的苹果、    的阳光。 
4.短文中详细描写火烧云的形状有                  。 
5.“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这里主要是写火烧云变化  的特点。 
6.短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描写火烧云的?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    )
(2)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
(3)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拓展阅读。
庐山云雾
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那里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尤其是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的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的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①传说中利用法术乘云驾雾飞行。(______)
②文中指江河水流迅速。(______)
③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______)
2.细读短文,完成填空。
①从题目看,这篇短文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
②第二自然段写庐山云雾的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又像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抓住第二自然段中的“茫茫的大海”这个词语,就能理解“弥漫”是_________的意思。
②对于第三自然段中的“瞬息万变”这个词语,抓住“_______________”等词语能够理解“瞬息”的意思,从“_____________”等几个词语可以看出“万变”的意思。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黄山观日出

黄山之胜,自然在于它那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然而最使我迷恋的却是黄山北海的日出。    

那天我起了个绝早,东方天空只出现鱼肚白,滚圆的月亮还镶嵌在暗蓝色的天穹,四周的一切都在沉睡之中。山间的冷风飕飕,吹在身上很有些寒意。饱餐了露水的松枝,翠色欲滴,散发着阵阵幽香。空气清新极了,我舒展双臂,深深地吸了一口,啊,是甜的。抬头仰望天空,天边已出现瑰丽的云彩。

天色渐渐亮了起来,云彩不时变幻着颜色,只见紧贴山顶一条橙红色的光带,逐渐向两旁伸展,越来越长,环抱了群山。沉睡的“卧龙”披着薄薄的轻纱,浴着朝霞,慢慢地苏醒过来。彩霞由桔红、淡黄、莲青层层散开,一直扩展到西方天边。几朵墨色云彩,犹如露出在红海上的山峰,千姿百态,气象壮观。这时,启明星渐渐消失在天边。正东方徐徐涌出一片透明的金色霞光,紧接着,山尖上透出了些许发亮的“镜片”。接着,太阳就像美丽羞怯的少女,姗姗露出了脸庞。人们忘情地呼喊:“太阳!太阳!”山风呼呼,似乎也在欢呼这伟大的生命之源——太阳的升起。    

我完全被眼前的景象陶醉了。它恬静、从容而又色彩斑斓。我惊叹:为人类驱散黑暗、送来光明的太阳,她的出现竟是如此地谦逊,毫不“盛气凌人”!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留恋(    )    美丽(   )   
胆怯(   )     五颜六色(      )
2.作者告诉我们,太阳从群山中升起时很从容,请你摘录文中的词语加以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山四大景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主要描写了黄山日出的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                ,对祖国大好河山的            。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巫峡赏雾

巫山多雾。因而有人叫它雾峡。巫峡的雾,像巫峡一样俊秀迷人。巫峡赏雾,如同欣赏一幅幅绘画珍品,人不知不觉便进入了那种如梦如幻的境界。

山帽子雾,大而圆。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山峰,都美美地戴上了一顶。巫峡由此更添几分秀色。太阳出来了,山帽子雾银光闪闪,璀璨夺目。这时,不由得让人想到《昭君出塞》那幅画:头戴绒帽、身穿绒衣的王昭君,骑着马一步步朝草原深处走去。

半山雾,又叫遮山雾,犹如一道天幕从空中垂下来,将山峰拦腰隔断。一座座农家小院,一片片田园果林,便严严实实隔在了这道天幕后面。唯有山前的小路倔强得很,硬左拐右拐从雾中一头伸了出来,一下子让人想起贺敬之先生写的那首诗:“半山的云彩,半山的雾。深山里的人家,云雾里的路……”此情此景,真是活画出来了。一阵铃铛声传来,雾中走出一头头黄牛。那是地道的巴山牛,盘着绳子的牛角上,似乎还粘着许多雾絮。走在后面的放牛人连声吆喝,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轻纱雾,丝丝缕缕,看上去如同落地窗帘。如此珍品,非织女那一双巧手不能完成。微风轻拂,轻纱雾慢慢走动起来。于是,雾中的山峰也跟着走动,农舍也跟着走动,牛群羊群也跟着走动。神女峰上的“神女”也苏醒了,拖着长裙,一步一步……

跑马雾,气势好生了得!初夏雨后放晴,峡谷中涨满了雾。那雾看上去如同关在圈栏中的马群,你挤我,我挤你,显得浮躁不安。这时,从峡口子吹来一阵风,浮躁不安的马群便借助风力,冲破圈栏,撒蹄在巫峡中狂奔起来……

巫峡的雾,迷人的雾。每次赏雾前,我都一再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被那雾所迷惑,却每次都不争气,一赏便痴迷在雾中。

1.本文是按照(   )的结构形式具体描写巫峡迷人的雾的。
A.总—分B.分—总C.总—分—总
2.用波浪线画出与文章开头相呼应的句子。这样写的好处是(   )
A.提醒读者不要被雾所迷惑。
B.不仅强调巫峡的雾美得迷人,而且使文章结构严谨。
C.强调雾太美了,自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3.作者在描写山帽子雾和轻纱雾时抓住了哪些特点?请写一写。
山帽子雾:____________________。       轻纱雾: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诗句描绘的情境,哪一句与“走在后面的放牛人连声吆喝,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最相近?(   )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D.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游庐山瀑布

①李白有诗赞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确,庐山的瀑布有着一泻千里的气势。

②迈入庐山风景区,你便会觉得空气无比清新。猛吸两口,令人(悠然自得 心旷神怡)。走着走着,感觉树木越来越密,色彩越来越绿,而瀑布声也是离我们越来越近。先是一阵“哗哗”声越近越觉得有狂风巨浪向我们袋来,响彻天空盖过了(人喧马嘶 门庭若市),天地间只剩下瀑布在吟唱。

③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瀑布的脚下。凉丝丝的水花(1)______,落到水面时还在蹦跳着,像在欢呼,似在嬉戏。抬头望去,一匹长长的白绸带正从悬壁上源源不断地飘下来,让你忍不住惊叹。

④忽然,天空中下起了一阵银珠似的急雨瀑布更加壮观了。雨水夹杂着瀑布的水花(2)______。

⑤雨过天晴,太阳光折射出一道道彩虹。彩文仙子大概正坐在彩桥上凝神欣赏庐山美景呢!彩虹给庐山瀑布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彩虹下的庐山瀑布更壮观,更动人。

⑥自古以来,庐山瀑布以它无穷的魅力赢得过多少文人墨客的青睞啊!的确,它的美是那么令人心醉,它是自然界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1.把A、B两个短句分别还原到文中(1)、(2)两处。(填序号)
A.像赛车在大道上疾驰 B.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
2.用“√”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
3.用“______”画出第②段中描写庐山瀑布声音的句子,用“﹏﹏”画出第③段中描写庐山瀑布形
状的句子。
4.请给短文第④⑤段各拟一个小标题。
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
5.文中说庐山瀑布是“自然界中一颗耀眼的明珠”不是因为( )
A.有许多文人墨客青睐它。
B.雨过天晴,庐山瀑布经常会出现彩虹。
C.它有着一泻千里的气势、响彻天空的声响。
D.雨中的瀑布壮观,雨过天晴的瀑布更动人。
6.如果你是庐山风景区的小导游,请你用简单的话向游客介绍一下庐山瀑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夏日夜景

夏天的夜,带着温馨的夜风,带着热闹的蛙声,静悄悄地走近了我们。

翘首昂视,一匹柔美光滑的蓝色绸缎披盖了整个夜空。几颗星星眨着慵懒的眼睛,簇拥着一轮明月。它像一个闪闪发光的玉盘悬挂在天际,把皎洁的光华洒向人间。我远远地凝视着它,觉得它远得如同缥缈的仙境。可忽而我又觉得它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仿佛可以看见玉兔在月桂树下捣仙丹的情景。我漫无目的的沿着湖边走,在湖水的倒映下,我看见它正悄悄地跟着我,一刻也不分离。突然间,我竟然对它生了气。在这样静寂的夜晚,我本可以一人独自漫步,偷偷的想自己的心事,可是它却偏要跟随着我,窥探我的内心世界。看着湖里得意扬扬的它,我猛地拾起一块石子,扔向水中的月亮。水里的玉盘被打碎了,化作千万条银鱼在湖面上翻飞。

听!草丛里,小河边,青蛙、蝈蝈、蛐蛐正欢快地唱着小夜曲,举行夜间音乐演奏会呢。噢,是我错了,夏日的夜本来就是属于大家的,美好的事物本该众人拥有的,我怎能单独享受呢 我抬起头,歉意地对月亮笑笑,它像刚才一样,用柔和的目光注视着我。身旁的冬青叶子在月亮下,像上了蜡似的,晶晶然如镜之新开。

虞美人羞涩地在黑夜中展开花蕾。鲜红的花朵在柔美的月光中,像一颗颗红玛瑙,又似一只只小灯笼。辽阔的田野早进入了梦乡。那翡翠般的禾苗,那崎岖不平的田埂,那发散着宜人芳香的小花,在这温馨的夏夜里也闭上了蒙眬的睡眼,在风儿轻柔的吹拂下,在青蛙欢乐的伴奏声中做着香甜的梦。

哦,迷人的夏夜!

1.写出下列各字的形近字,再组词。
歉___ (______)     拥___ (______)        
眨___ (______)     漫___ (______)
2.在文中用“_________”画出两句拟人句,体会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翘首昂视空中的明月,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作者抓住了哪些事物描写夏日夜景?说说给你印象最深的夜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哦,迷人的夏夜!”这一句在全文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 )
A.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中心,抒发作者感情
B.过渡,承上启下
C.总领全文,概括文章内容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茫茫的太平洋上,“实践号”耕波梨浪,航行在赤道海域,使我有机会亲眼目睹了那里的风光。赤道的风光确实是奇特的。

赤道海域降水频繁。有时一边是晴日当空,一边却是              。有时太阳出得好好的,不一会儿,海面上天连水,水连天,黑压压的一片,一场暴雨哗哗倾泻。一道道垂天而下的雨帘,如同瀑布一般,撒落在海面上,看去真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感。

 赤道上空的云变幻莫测。举目望天空,有时彩云如孔雀开屏,有时细云如一条条缓流的小溪。最美的要算色彩艳、斑斓绚丽的彩霞了。你看,当火辣辣的太阳落向西边的天际的时候,天空中的朵朵白云被染成了紫红色衬托在蓝天上,显得分外美丽。不一会儿,太阳接近水天相交处,天边顿时像烧起一片火。通红的云霞,如同万面红旗招展。眺望远方,有一片灰、白、蓝、红色交织在一起的云彩,宛若一幅五彩缤纷的水彩画。

遥远神秘的太平洋赤道,给我留下了多么美好的回忆。

1.给短文加个标题。再把第二段中画“   ”处补充完整。
2.按要求从文中找出词语写下来。
形容颜色多:________________     表示看: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引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诗,我们可以体会出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主要通过写________和___________,来突出赤道风光_______。全文采用了_________的段式结构。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