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六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青山是不会老的。
1.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总结全文     点明中心     承上启下)
2. 下面是三位同学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A.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创造了这片绿洲,其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延续,而且伴随着青山万古长青
B. 青山因为有老人的不断看护、绿化,所以永远不会荒芜老去
C. 这句话主要描写了青山的苍翠,富有生命力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三下列对“青山是不会老的”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山是不会老的”是统领全篇的中心句。
B.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创造了绿洲,以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
C.老人无私奉献、造福后代的精神,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老人的离开而消失,它将永远根植在我们心中,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D.这句话是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总结全文的作用。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类文阅读。

爬上山脊后,牧羊人拿起铁棒向下扎了一个洞,放入一颗橡实,再覆盖上泥土。他一颗一颗耐心地种下橡实。

我好奇地问:“这个山坡是你的吗?”

他摇摇头:“不是。”

“那么你晓得这是谁的土地吗?”

“不晓得,可能是公有地吧!不过管它是公有地,还是私有地,跟我种树有什么关系?”

接着他表示:假如上天再给他三十年时间,他所种的树,数量一定非常惊人。除了橡树,他还研究繁殖山毛榉(jǔ)。在他的房子附近有一个苗圃,四周用铁丝篱保护着,不让羊群靠近。他也打算在山谷种桦树。总之,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光秃秃的高地长满树木。

1.第1自然段是对牧羊人____________的描写,可以看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工作态度。
2.从牧羊人和“我”的一番对话中,你体会到牧羊人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用三个四字词语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象三十年后的情景,围绕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展开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按要求写词语。
①仿照例子写词语:起死回生(含有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含有“想”字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ABCC”式描写人物神情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在屋里说完话,老人陪我们到沟里去看树。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1.这两段文字共有(_________)句话。
2.为什么说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另一种东西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形近字组词。 
嫁____  成____  淌____  粑____  桥___  需____
稼____  咸____  躺____  耙____  荞____  霎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这么好的床,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就想发芽,赶紧钻出来吸些雨露。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2)用这种修辞方法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黑)看见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1)这句话中的一个“______”字,说明这个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这种修辞方法,写一写字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三黑就是这祥地翻着土地。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

每一寸土都给翻起,

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

地翻好,又耙了几遍,

耙把得又平又顺溜,

看起来

好像妇刚梳的头。

这么松散的地,

筒直是一张软床,

叫人想在上面打滚,

想在上面躺一躺。

黑三

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

今天准备好了,

叫麦籽儿睡上。

1.诗中三黑是怎么侍弄土地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句子。
这么松散的地,简直是一张软床,叫人想在上面打滚,想在上面躺一躺。
这么________,简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诗中可以看出三黑对土地有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花落谁家。
舒服 舒适
1.奶家的沙发坐上去特别(_______)。
2.明明身体不(_______),他向老师请假去医院看看。
松散  松软
3.一堆沙子是(_______)的,可是它和水泥、沙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韧。
4.周末,我们一家人在(_______)的沙滩上散步。
喜欢 喜悦
5.少先队员怀着无比(_______)的心情欢度自己的节日。
6.爸爸和妈妈都(_______)户外活动,他们经常周末去爬山。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巧辨双胞胎。
场(_______)       唤(_______)
汤(_______)       换(_______)
躺(_______)       碎(_______)
躲(_______)       粹(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