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六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我见过雍容华丽的牡丹,也见过高贵清雅的菊花;见过婀娜多姿的水仙,也见过出污泥不染的荷花;见过朴实无华的小麦花、高粱花,也见过光彩照人的英雄花……

②然而,在我记忆深处,使我终生难忘的却是这样的一种花;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寒冬腊月;它不是开在花坛暖房,而是开在冰天雪地;迎接它迎接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北风;滋育它成长的不是春雨秋露,而是人们的眼泪和心血。

③它,就是献给周总理的花。

④那是一九七六年一月的一个夜晚,我刚刚下了车,便赶到天安门广场,去向总理表达心中的哀痛。夜色中,广场更加肃穆了,仿佛天空和大地都披上了黑纱。纪念碑下,花圈如海,哀思如海,总理的功德如海! 松柏林间,白花似雪,情贞似雪,总理的节操似雪!敬爱的总理啊,您把一生献给人民,您赢得了人民的无限敬重,人民对您无限地眷念!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英雄豪杰可谓多矣,可又有哪个人的去世像我们的总理这样,使八亿人哀痛欲绝,同声痛哭?千万朵圣洁的白花,顶着寒风,冒着霜雪,凝结着爱和恨,满载着哀和愁,在祖国的大地上,为我们敬爱的总理盛开了。

⑤眼泪,是人民感情的流露,它只能为人民崇敬的英雄飘洒;白花,是人民心意的寄托,它永远属于我们的总理啊!

⑥我含着眼泪,走向那缀着白花的柏树丛。一朵普通的纸花,下面是一张纸条:悼念敬爱的周总理--您的儿女。这是最普通的花,但又是最珍贵的花。它像牡丹一样华美,它像菊花一样高雅,它像水仙一样情深,它像荷花一样纯洁。这是没有生命的花,是纸做的花,但又是最富于生命的花,它跳动着八亿人民的脉搏,它抚慰着周总理不朽的英灵,它具有着火山爆发的能量!敌人怕它,人民爱它!这是怀念之花,更是斗争之花,骄傲之花。

1.第①自然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了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理解第⑥自然段中画线句的意思。
(1)“这是最普通的花,但又是最珍贵的花”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没有生命的花,是纸做的,但又是最富于生命的花”,说它“是最富于生命的花”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与理解

谁赶走了鸟类

(1)我已经久没有听到鸟声了。有几次我竖着耳朵谛听,只有车辆超标的喇叭声和工地上机器的轰鸣。

(2)我还知道是谁驱赶了鸟类。我常看见一些理直气壮的人信手折下青枝嫩叶后又信手丢下,让它们绝望地挺着身子露宿街头。

(3)终于听到鸟鸣,是只引亢高歌的麻雀。可仅仅是试了嗓子,歌声便戛然而止。正疑惑着,我看到一个举着气枪的兴高采烈的男人。

(4)我的愤怒忽地涌到脸上,也只是涌到脸上而已。我想喊却没喊一声,想吼也没吼一下,想骂也没骂一句。我连盯着他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若无其事地从那个男人身边走过去,像见了猫的小老鼠。

(5)真该感激多年训练出来的“冷静”。“冷静”告诉我:别理他,他会骂你神经疯子。再做一次于事无补的神经病、疯子有什么好处?“冷静”还安慰我:骂他一个人有什么用?回头你可以写文章骂,告诉更多的人爱护鸟类。

(6)可是我无法不怀念鸟声,就像怀念因为我疏忽而远走他乡的最亲密的朋友。一处浓荫,三五只鸟,曾把我和喧闹的世界隔开。那清丽的歌声沁人心脾,一洗心上尘埃和身上的疲惫,任何人类的语言都无法代替。

(7)在喧闹的人的世界中,我重新寻找我们口口声声的“人类朋友”——鸟类。

(8)“我们的朋友”在鸟市上被明码标价。

(9)“我们的朋友”被搬上各式各样的餐桌,塞进各式各样的嘴里。

(10)我们这样待“朋友”太久了。不用多久,我们这些“好人”的后代只能到鸟市上去认识“我们的朋友”了。

(11)鸟声渐远。而渐远的又何止是鸟声呢?

1.第(1)段中加点的“竖着耳朵”和“谛听”,作者想用这两个词语突出强调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看到有人举着气枪打鸟,却没有阻止。选文的第(4)、(5)两段,作者表面上是在描写自己此时的行动和心理,实际上有更深的用意。你知道作者的真正用意是什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末段说“鸟声渐远。而渐远的又何止是鸟声呢?”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渐远的”除了“鸟声”还有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篇短文很快读完了,但是文中那个对准生灵的罪恶枪口,那张面对罪恶却若无其事的脸,还有戛然而止的鸟鸣,却永久地留在了我们的头脑中,挥之不去……
亲爱的同学们,快拿起手中的笔,为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地球家园,尽一点微薄之力吧。请发挥你的才智,设计一个公益广告,让那些至今尚未觉醒的人们,因你的设计而受到心灵的启迪和震撼。
友情提示:要用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让我们读到你的描述,就像真的看到了画面一样。设计中要有警示性的语言。注警示性的语言要尽量简洁并展示你的文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云南境内有一颗耀眼的“绿色宝石”,它就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植物宝库——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古木参天,藤萝蔽日,进入林中就像到了奇花异树的海洋。这里的望天树高达七八十米,(      )抬起头(      )能看到它的树冠,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巨人”;这里的古椿树粗壮高大,就是几个人拉起手来也围不拢。这里有重量惊人的黑黄檀,有钢铁一样硬的铁力木,有能够分泌毒液的箭毒木,也有能够供应淀粉的西米树。

常言说“独木不成林”,可在西双版纳,一棵树往往就是一片森林,有的竟是一座空中花园。一棵千年的大椿树,光它的气根就有二三十根。那些气根悬生在大树枝干上,直插泥土,简直就像是一根根粗壮的支柱,很难分得清哪里是主干,哪里是气根。远远望去,一棵树就是一片森林。另外,在那些高大的乔木或油棕上,往往有几十种乃至上百种依附植物。每逢春天,许多依附植物能够开出(新鲜 鲜美 鲜艳)的花朵,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争奇斗艳,一棵树就是一座空中花园。

西双版纳的植物不但姿态万千,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油棕被称为“世界油王”,可西双版纳的油瓜的含油量比油棕还要高出许多。这里的扁担藤简直就是一座座“天然饮料厂”。当你口干舌燥的时候,只要用刀砍断一根扁担藤,清甜可口的汁水就会像喷泉一样流出来。这里的黑心树是难得的“木材仓库”。这种树不怕砍,不怕伐,(      )留下一段树桩,很快(      )会萌生出许许多多的嫩芽,两三年的工夫,这些嫩芽就能长成十来米高、比碗口还粗的大树。

这种树的寿命特别长,一般可以活二百年到四百年。一家人种上几棵黑心树,烧柴的问题就解决了。

种类繁多,郁郁葱葱的植物,不仅(美丽 美化 赞美)了这里的山川,也给这片绿野中的珍稀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场所。千百年来,生活在西双版纳的人们十分爱惜这块“绿色宝石”,使它永远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1.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的括号里选一个最恰当的词画上“√”。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将字母填入第2、4自然段的括号内。
A.只要……就……B.只有……才……
3.“悬”在字典中的解释有:
A.公开揭示;B.无着落,没结果:C.挂;D.挂念:E.距离远。
“那些气根悬生在大树枝干上”这句话中“悬”的意思应选(__________)。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乃至—__________    爱惜—__________
供应—__________    依附—__________
5.从文中找出一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抄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第4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
①西双版纳的植物中含油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
②作者把“扁担藤’比作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
③黑心树的特点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所以人们称它为______。
7.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

汶川,好熟悉的名字。去年夏天游九寨沟,一路沿岷江南下,夜宿茂县。茂县的夜晚幽静动人,暖风中裹着花香,在古老的城门外,我们买了许多甜枇杷。转天清晨起早赶路,大约一个多钟头后,车子来到一个笼罩在朝霞中的美丽小城。从各式牌匾上,我一下就记住了:汶川,一个令人心动的名字。汶川的街道极干净,大小店铺前的街上洒着清水,穿着羌族服装的妇女并排走,小学生背着书包蹦跳着去上学。那一刻我很是生出羡慕之意,这里安静,空气好,水好,人更好。说人更好是说这一路走走停停不断看景点和购物,除了买各种土特产如花椒药材等,旅游团中的女士们更是大买水果尤其是枇杷。价格已经很便宜了,有人还是讨价,但一路下来,买卖总是顺利,从无吵架声。和谐之风在这遥远岷江旁拂动,令人为之陶醉……

可是,就是这么一条秀美丰润的山川,这么一座如诗如画的小城,为何在5月12日14时28分遭遇了灭顶之灾?!

我不愿意相信,但没有办法,随后就是久久的心痛。1964年邢台地震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我都在湖北。湖北人对地震的感受是无比深沉悲重的,以至在很长时间,我都不愿意回忆提及大地颤抖轰轰作响的那一时刻。

但从5月12日午后听到这一消息后,我的心中又不断地生发着感动和激动之情: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声音,胡主席要求全力以赴抢救受伤人员。温总理亲赴前线指挥救灾,并冒雨到坍楼前安慰待救的人员。国家各有关部门,都紧急行动起来。可亲可敬的成都市民,在自己饱受惊颤之后,又纷纷去献血……昨夜,雨淅淅地下,我久久不能入睡。我知道那是多少人的不眠之夜、战斗之夜、行进之夜,又是中华民族团结起来,抗御大灾的热血沸腾之夜。

从电视上看到公路上无数巨石塌方,人们就明白了救灾部队遇到何等大的困难。但温总理讲了,一定要打通通往受害县城、乡镇的道路!这铮铮话语,分明就是一把利剑,指引救灾将士扫清一切障碍,直抵汶川,把光明和希望带给了灾区人民。

1.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颤抖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沸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短文加合适的题目写在短文的横线上
3.仔细短文回答问题。
①汶川地震前的样子是怎样的?现在又是怎么样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阅读了短文你想对汶川人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难忘的八个字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觉自己越来越与众不同。 我气恼,我愤恨——怎么会一生下来就是裂唇!我一 跨进校门,同学们就开始讥嘲我,我心里很清楚,对别人来说我的模样令人厌恶——一个小女孩,有着一 副畸形难看的嘴唇,弯曲的鼻子,倾斜的牙齿,说起话来结巴。

同学们问我:“你嘴巴怎么会变得这样?”我撒谎说小时候摔了一跤,给地上的碎玻璃割破了嘴巴。我觉得这样说,比告诉他们我生出来就是免唇要好受点。我越来越敢肯定:除了家里人以外,没人会爱我,甚至没人会喜欢我。

二年级时,我进了老师伦纳德夫人的班级。伦纳德夫人很胖、很美。她有着金光闪闪的头发和一双黑黑的、笑眯眯的眼睛。每个孩子都喜欢她、敬慕她。 但是,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爱她。因为这里有一个很不一般的缘故——

我们低年级同学都有“耳语测验”。孩子们依次走到教室的门边,用右手捂着右边耳朵,然后老师在她的讲台上轻轻说一句话,再由那个孩子把话复述出来。可是我的左耳朵先天失聪,几乎听不见任何声音, 我不愿把这些说出来,因为同学们会更加嘲笑我的。

不过我有办法对付这种“耳语测验”。旱在幼儿园做游戏时,我就发现没人看你是否真正捂住了耳朵,他们只注意你重复的话对不对。所以每次我都假装用手盖紧耳朵。这次,和往常一样,我又是最后一个。 每个孩子都兴高采烈,因为他们的“耳语测验”做得挺好。我心想老师会说什么呢?以前的老师一般总是说:“天是蓝色的。”或者“你有没有一双新鞋?”等等。

终于轮到我了,我把左耳对着伦纳德夫人,同时用右手紧紧捂着耳朵,然后,悄悄把右手抬起一点, 这样就足以听清老师的话了。

我等待着……然后,伦纳德老师说了八个字,这八个字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这八个字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这八个字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这位很胖、很关的老师轻轻说道:“我希望你是我女儿!”

1.画去下列词语中划线字错误的读音。
(mó   mú)样      厌(è   wù)     裂(chún  cún)
(nǎo  lǎo)      (qí  jī)形       一(shù   sù)
2.“聪”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    )画。“聪”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听觉;② 听觉灵敏;③聪明。“左耳先天失聪”的“聪”应取第(      )种解释。
3.用近义词解释下列词。
抚慰(     )  讥嘲(     )   气恼(     )  缘故(     )
4.为本文选择一个准确的中心思想,在后面的括号里画勾。
A.赞扬了教师伦纳德夫人对有缺陷的学生不但不歧视,而且还加倍地关心、爱护的高尚品德。 (    )
B.赞扬了教师伦纳德夫人对有缺陷的学生不歧视,并且还用慈母般的话语,抚慰了一个残疾儿童的心灵。表达了作者对伦纳德夫人真诚的热爱、敬慕之情。(     )
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难忘的八个字是哪八个字?为什么难忘?这八个字对“我”产生了什么作用?为什么有这样大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我发觉自己越来越与众不同”,什么叫做“与众不同”?“我”怎么与众不同?为什么“我”没人喜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耳语测验是怎么进行的?用“       ”在文中画出。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时文赏析
分一些蚊子进来
那年夏天很热,蚊虫猖獗。
从遥远的外地赶回家的第一晚。我在父母的卧室里铺了一张凉席,打算像小时候一样,听着父亲的鼾声入梦。在浓得化不开的亲情中,我们聊到深夜。后来,母亲说:“睡吧,剩下的话明天再说。”便用蒲扇驱赶蚊虫,放下了他们床上的蚊帐。我也倒头而睡,身心满是回到家的自由和舒坦。
原以为这一觉足可以高枕无忧:我的脚边,点了一盘“斑马”牌蚊香;不远处,还有一台早已开始工作的电风扇。不料夜半还是被饕餮的蚊子叮得发毛,半梦半醒之间,脸上身上被人打得噼啪有声!
辗转反侧中,灯忽然亮了。我迷迷糊糊地看见母亲从床上爬起来,动作很轻地撩开蚊帐,两端的帐钩挂起来,恢复了白天的样子!正纳闷时,听见父亲疲倦而又有些恼怒的声音问:“你这是干什么?……”
“你没听见蚊子正咬着儿子吗?”母亲压低声音,语调里竟有几分兴奋,“咱把帐子打开,分一些蚊子进来,儿子可以少受些罪……”
蚊子在那一刻之后,仿佛都被母亲“迎”进了帐中,我也在顷刻间睡意全无。“分些蚊子进来!”反复咀嚼这句话,双目仿佛被强光所刺而发疼,未几,左眼的泪流到右眼,右眼的泪砸在枕上……我在心里叫着:“妈妈!”
“分一些蚊子进来!”一句平平常常的话,却满载着够我受用一生的慈母情。不独蚊子,一个慈爱的母亲随时与儿子分担的还有风霜、屈辱、温暖、荣耀、挫折和不幸!世界上,一切债务都可以还清,除了我们欠母亲的情!
L、为什么“我”“原以为这一觉足可高枕无忧”?请你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2、母亲撩开蚊帐的时候,“动作很轻”,这是为什么?请你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
                                                             
3、文中划线句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理? 
                                                             
4、文中说,“不独蚊子,一个慈爱的母亲随时与儿子分担的还有风霜屈辱温暖荣耀挫折不幸!”请你把划线的几个词语中使用不恰当的写在下面。
                                                             
5、文章最后一句话说:“一切债务都可以还清,除了我们欠母亲的情!”你能写出一句与这句话含义相近的古诗吗?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快乐阅读

草地夜行

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留下一条踩得稀烂的路,一直伸向远方。干粮早就吃完了,皮带也煮着吃了。我空着肚子,拖着两条僵硬的腿,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着。背上的枪和子弹就像一座山似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唉!就是在这稀泥地上躺一会儿也好啊!   

迎面走来一个同志,冲着我大声嚷:“小鬼,你这算什么行军啊!照这样,三年也走不到陕北!”   

他这样小看人,真把我气坏了。我粗声粗气地回答:“别把人看扁了!从大别山走到这儿,少说也走了万儿八千里路。瞧,枪不是还在我的肩膀上吗?”   

他看了看我,笑了起来,和我并肩朝前走。他要求我快点走,必须在天黑之前走出草地。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了大雨。他看到我步履蹒跚的样子,不容分说,背起我一步一滑地往前走。   

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陷。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人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很快,他陷下去了,已经没顶了。牺牲了。   

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的往下流。

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黑暗笼罩着大地。“要记住革命!”——我想起他牺牲前说过的话。对,要记住革命!我抬起头,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

1.“小鬼”是在什么情况下碰到老同志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同志是在什么情况下陷进泥潭的?“小鬼”怀着怎样的心情向前赶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仿佛看到了一条光明大路”,“光明大路”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一九四九年十月,向西南进军的解放军,顺着公路迅猛地追击敌人。有个连队一天走了八十里路,晚上在一个市镇上宿营,(cuī   chuī)事班马上生火做饭。

大伙儿正忙着,炊事员老钱忽然着急地喊:“糟糕!糟糕!这怎么办呢?”班长问他出了什么事。老钱说:“昨晚上在义庄借了老乡一把菜刀,我用完了顺手(gē  gé)在油盐挑子上。今天早晨走得急,把老乡的菜刀带到这里来了。叫我怎么送回去呢?”

听老钱这么一说,大伙儿都着急起来。一趟八十里,来回一百六十里,如果往回送,一去一来就赶不上部队了。班长想了想,说:“有了!我看见镇东头有个邮局,咱们把菜刀给老乡寄去,看行不行。”

老钱拿着菜刀,跟班长一同赶到邮局。邮局里还点着灯,有个人坐在那里拣信打邮戳。班长一进门就说:“同志,我们寄一把菜刀,挂号寄,得多少钱?”说着老钱就把菜刀放在柜台上。邮局里的人愣住了,还从来没有人寄过菜刀。班长连忙说明缘由,还说:“借了老乡的东西不还,在我们部队里是违反群众纪律的。一定得请您帮我们把菜刀寄回去。”邮局里的人这才明白了,他说:“啊,这件事好办,明天让邮递员捎去就是了。”

老钱连忙说:“菜刀的主人住在义庄,门朝南,从西头数第四户。”邮局里的人拿了张纸,把地址写清楚,贴在菜刀上。班长掏出钱来要付邮费,邮局里的人说什么也不收。老钱说:“解放军讲买卖公平,哪有寄东西不付钱的道理?”邮局里的人说:“我们让邮递员顺便指去,跟寄邮包不一样。请同志们放心吧,保证把菜刀送还原主。”

邮局里的人等班长和老钱走了,在纸条上添了一句话:“解放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钱和大伙儿为什么都感到焦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邮局里的人态度先后有什么变化?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贺龙和小战士

红军长征过草地的时候,有一天,红二方面军和一股土匪相遇了。在追击敌人的战斗中,一个小战士大腿受了伤。贺龙同志发现了,立刻(关切 关怀)地蹲下身子,从自己衣服上撕下一块布,替小战士包扎好,又对警卫员说:“快把马牵过来。”警卫员望着身体消瘦的贺龙同志,有些犹豫。贺龙同志见他站着不动,叫了一遍:“怎么搞的?磨磨蹭蹭!快牵过来嘛。”

这时,身旁的警卫人员(恳求  哀求)说:“总指挥,您的身体也不好,马,您自己骑,这小鬼我们背他走吧!”

“这马为什么偏偏非我骑不可呀?”

“您工作担子重,又是首长。”

“难道这马只许首长骑,不许战士骑?嗯?你们问问它看,是不是有这样的规矩?”贺龙同志指着那匹马诙谐地说。

警卫员和贺龙同志的(争论  讨论),负伤的小战士听得清清楚楚,他使劲撑起身子说:“总指挥,这马您骑吧,我……”

“什么你的我的,我们都是革命同志。要你骑,你就骑嘛!来, 快骑上去。”说完,就叫警卫员把小战士扶上了马背。

负伤的小战士骑上马,走了一阵,看见贺龙同志高一脚,低一脚,踩着布满烂泥污水的草甸子,吃力地走着,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就偷偷溜下马,捡来一根棍子,一拐一拐地走起来。

“小鬼,你怎么下来了?快给我骑上去!”贺龙同志回头发现了,连忙喊起来。

“总指挥,我 ”小战士话没说完,眼里含满了泪水,再也说不下去了。

哦,对了,你是怕骑坏牲口吧?好,我来背你走吧!”贺龙同志说着,走过去,将身子一蹲。那小战士一看,慌了,孩子气地说:“那——我骑,我骑!”

“好,骑上去,这就对了。”贺龙同志又亲自把他扶上马背, 然后昂首挺胸,和身旁的战士们手挽手,迈着坚定的脚步向前走去。

贺龙同志消瘦的身影显得那么高大。

1.选出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关怀   恳求   争论
B.关切   哀求   争论
C.关切   恳求   争论
D.关怀   哀求   讨论
2.选择下列句子的句式,把序号填入括号里。
a.疑问句     b.反问句     c.设问句
(1)这马为什么偏偏非我骑不可呀?      (______
(2)难道这匹马就不许战士骑吗?          (______
(3)他是谁?他是我们的革命同志呀!   (______
3.文中人物对话有多种形式,下列哪种形式文中没有出现? (   )
A.人在前面话在后B.话在前人在后
C.人在中间话在两边D.只有话不出现人
4.“'总指挥,我……,小战士话没说完,眼里含满了泪水,再也说不下去了。”这是因为(  )
A.他怕骑坏牲口,心里很难过。
B.他看到贺龙同志生气了,心里非常难过。
C.他被贺龙同志的言行所感动。
D.他负了伤,疼得掉眼泪。
5.“小鬼,你怎么下来了?快给我骑上去!”这句话中,贺龙同志称呼小战士为“小鬼”,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贺龙同志对小战士一种赞许和鼓励,是长辈对晚辈亲切式的称呼。
B.这么喊小战士,是因为贺龙同志看到小战士个头太小,又受伤了,心疼他。
C.贺龙同志看到小战士下马了有些生气,情急之下不自觉喊出来的。
D.贺龙同志这么喊小战士,意在告诉周边同志小战士年纪小,要多照顾他。
6.对文中画“   ”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说明贺龙同志对小战士不听从自己安排,擅自下马感到生气了,在说气话。
B.贺龙同志知道小战士心疼自己,想把马让给自己骑,故意这么说和做,好让小战士心甘情愿骑马。
C.贺龙同志理解小战士怕累坏牲口的心意,便想自己背小战士。
D.贺龙同志想通过亲自背小战士来告诉身边的战士,他的腿并没有受伤。
7.有人说,文中“贺龙同志消瘦的身影显得那么高大”前后矛盾,是个病句,你觉得呢?说说你的理由。
观点: 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

一罐水

100多年前,法国军队(侵略 侵占)了西班牙,一个炎热的夏天,在一个(干燥 干旱)地区,西班牙人在井里下毒,不让法国侵略军喝水。有一小队法国侵略军在上尉维龙带领下,到处找水喝。他们走了很多路,发现小山坡上有一座房子。

他们冲上山坡,骂骂咧咧地推门进屋,屋里有位西班牙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小女孩, 盯着他们。士兵们问她要水喝,她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维龙上尉命令:“搜!”士兵们在屋里翻开了。突然,里屋发出一阵(欢呼 欢叫)声:“搜到啦!”声音刚过,只见两个士兵合捧着一只大罐子,从里屋走出来。

士兵们一拥而上,争夺水罐。维龙命令他们放下。他走过去,看了看满罐的清水,觉得喉咙口像火烧似的,恨不得捧起来就喝。可是维龙没有喝□他先倒了一小杯□递给那位西班牙妇女说□请你先喝□这位妇女接过水杯□看了看怀里的孩子□然后把杯里的水(完全 全部)喝光了□维龙又倒了半杯水递给小女孩子:“你也喝一点。”孩子母亲接过杯子,亲了一下女儿,用西班牙语低声说:“孩子,为了妈妈,你喝吧!,”女儿也像母亲那样,双手捧着杯子,喝干了半杯水。

维龙见母女俩都喝了水,放心了。他倒了满满一杯,一仰脖子,一饮而尽。然后他又让每个士兵都喝了几大口清凉的水,一罐水都喝完了,法国侵略兵坐下(歇息 休息),不料一个接一个倒在地上死了。西班牙妇女和她怀中的孩子也死了。原来,这位西班牙妇女早在水罐里放了毒药。母女俩为了祖国,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人们都赞颂这母女俩的爱国精神。西班牙解放后,大家为她们建造了一座高高的纪念碑。直到现在,纪念碑前还常常有人去敬献花圈。

1.在文中甲、乙两处填上词语。
(1)缓缓地       (2)慢慢地       (3)冷冷地       (4)狠狠地
甲处填______ 乙处填______
2.文中第三自然段的空白处应填上的标点是(   )
A.,,:“!”,,。B.。,:“!”,,。
C.,,:“。”,,。D.。,:“。”,,。
3.用“\”划掉括号里使用错误的词语。
4.“士兵们向她要水喝,她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西班牙妇女的行为令你感动吗?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