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六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理解。

匆匆

朱自清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②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cén cén)而泪潸潸(shān shān)了。

③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④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间,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⑤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文章开头写了哪些自然现象,每种自然现象请用4-6字概括,中间用顿号隔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及字形理解词语。
(1)头涔涔:_______________
(2)泪潸潸:________________
3.感悟语言的精妙
(1)文章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例如:“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把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比喻独特,联想新奇。
(2)请你再从文中摘抄一句比喻句:______________
你摘抄的这句是把_______比作______,请你简要评价这句话的精妙之处在哪里: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里作者除了运用比喻之外,还采用了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将不易察觉的时光写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珍惜时间,有所作为,是我们从文中获得的有益启示。请你写出一句跟珍惜时间有关的诗向或者名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写:如果让你运用比喻或者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一写你感受到的时间,你会怎么写呢?清你试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那个星期天(节选)

下午吧,母亲说,下午,睡醒午觉再去。去,母亲说,下午,准去。但这次怨我,怨我自己,我把午觉睡过头了。醒来时我看见母亲在洗衣服。要是那时就走还不晚。我看看天,还不晚。还去吗?去。走吧?洗完衣服。这一次不能原谅。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亲应该知道。①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②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③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得了。

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品味画线句子①②,说说作者采用了哪些方式描述“我”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一读断线句子③,说—说母亲为什么“惊惶”。
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文。说说“我”为什么时第一次盼望记忆犹新。
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如何评价这位母亲?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下午吧,母亲说,下午,睡醒午觉再去。去,母亲说,下午,准去。但这次怨我,怨我自己,我把午觉睡过头了。醒来时我看见母亲在洗衣服。要是那时就走还不晚。我看看天,还不晚。还去吗?去。走吧?洗完衣服。这一次不能原谅。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亲应该知道。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觉得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不记得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选段出自课文《______》,作者是_______
2.仔细品味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盼着什么?这里是怎样写出“盼”的心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
(2)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这个片段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为什么不直接写心情,而是写“那个星期天”的光线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
3.结合选段说说作者在表达真情实感上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从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他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1.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表达“我”焦急的心情写了四个事例,请用小标题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
3.“我”为什么“焦急又兴奋”?
_________________
4.画线句子中重复使用了四个“想象”,能否只保留一个?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守住心中的希望

试问,这世上,有谁没有过理想?又有谁没有过希望?答案当然是否定。就算是一粒种子,也会为希望破土而出,从而长成参天大树!

我是一只毛毛虫,一只又丑又讨厌的毛毛虫。白天,我深居简出,藏在树叶里,悄悄地吃,静静地啃, 我不敢鹅头露面, 怕遭人暗算,受人唾弃。

小鸟是美丽的,是人类的好朋友,虽然我向往拥有小鸟般的美丽,也垂涎它婉转的叫声,可是,我永远是一只不敢露面的毛毛虫,不敢与它相见,因为,我怕它张开血盆大口将我一口吞下。蝴蝶姐姐很漂亮,它也不会嫌弃我,不会排斥我,但我还是不敢与她相处,因为和地在一起,我的自信就烟消云散,显得是那样自卑,显得更加丑陋。

于是,我择了自闭。我用丝将自己裹起来,一圈又一圈……我害怕,害怕那种令人恐惧的目光,所以,我将自己缠绕的很紧,很紧,最后,我在硬“壳”中累得沉睡了……

直到有一天,被裹在壳中的我愤怒了:我何必作茧自缚?丑又怎么样呢?

“不——!”我大叫一声,于是,我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想试着挣脱这束缚,一天,两天……我不知疲倦地用力挣扎,挣扎,换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徒劳。

这时,我心底传来一个声音:“不,那是一种欲望!那种想重见光明的欲望,十分的强烈,它告诉我:守住希望,你就有重见光明的日子!”于是,我用尽力气再次挣扎,挣扎,“啪——”的一声,一束强光照了进来,我终于挣脱了束缚,再次见到了光明,我高兴得想飞,于是,我在人们的赞叹声中翩翩起舞了……

守住心中的希望,你就会有希望!你就是胜利者!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内。
(1)常呆在家里,很少出门。(______
(2)事物消失得干净净。(_____
(3)轻快地跳起舞来。(_____
2.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
3.毛毛虫“作茧自缚”的行为具体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
4.请概括出毛毛虫心里变化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全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守住心中的希望,你就会有希望!你就是胜利者!”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小名

大约我的出生与水有关,于是颇懂斯文的外公顺口给我起名叫淼儿。在“淼儿、淼儿”的呼唤中我慢慢长大了,到了要上学的年龄时,爸爸觉得该有个体面的学名才对,便为我取了个挺大众化的名字,可家里人还是“淼儿、淼儿”地叫。特别是妈妈叫得尤为响亮频繁。

不知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听到家人唤我小名竟有些不舒服了,好像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终于有一天,我在听到妈妈又一声“淼儿”的呼唤后,郑重地对她说:“妈妈,我有大名,别叫我小名,好吗?”然后在妈妈惊愕的表情里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但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

那天是我16岁生日聚会,好多同学朋友都来了,家里的小客厅里挤得满满的。我一边给大家分发糖果,一边忙不迭地说着谢谢。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做菜,当一碟碟香气四溢的精美小菜端上餐桌时,同学萍将送给我的大蛋糕端了上来。我立刻连声称谢着打开蛋糕盒,我喊道:“妈妈,拿刀子来!”

妈妈一边递过来一把西瓜刀,一边叮咛:“淼儿,小心点!

“咦!你原来叫淼儿呀,挺好玩的名字!”

萍欢快地叫着,同时在空中打了一个别致的手势。朋友们也善意地哄笑起来,我的脸唰地红到了耳根。

晩上,临睡觉时,我推开了妈妈的房门。倚着门框,又一次对她说:“妈妈,我不是说过嘛,别叫我小名!”语气里已有了几分不耐烦。妈妈的脸上呈现出一种复杂的表情,看了走进来的爸爸一眼,叹了口气:“对不起!高翔!”可我听得出,我的名字在她的口中变得那么生硬,似乎很绕口。

没多久,我要离开家到数百里之外的一座城市去读书。

不知怎的,妈妈竟在短短的几天内学会了很有味地叫我的大名,而且同以前叫我小名那样顺口熟练。我自然很高兴。

分别的那一天,爸妈一起送我去车站,爸爸一直喋喋地叮三嘱四,妈妈则沉默着,显得有些黯然。我大人似的笑笑,反过来安慰他们:“放心吧,没事的,我已经不是孩子了。”

火车开动的刹那,我从车窗探出头去,同他们挥手告别,一直不言不语的妈妈突然抬起了头,眼里竟有了泪花。她紧跑着,挥动起双手,脱口喊了出来——

“写信回来,淼儿!”

我稍稍一愣,心里似乎被什么东西猛撞了一下,泪水夺眶而出。

(有删改)

1.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
2.长大后的“我”为什么不喜欢妈妈叫自己的小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车站送别时,作者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来写妈妈,表现了______________
4.妈妈可不可以喊“我”的小名,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1.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诲:______________  俱:_________________
2.请翻译下面的句子。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为什么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一个老师就学,效果却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那个星期天(节选)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

1.这个片段表现“我”_______的心情,从_______的变化,_______的到来“及母亲______的声音来表现的。
2.这个片段是写心情变化的,却不直接写心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堂练习。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侮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使弈秋二人弈__________          ②非__________
③思弓缴而射之__________         ④为是其弗若与_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夫战,勇气也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甚矣,汝之不惠D.莲,花之君子者也
3.翻译全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

紫藤萝瀑布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时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就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放似的。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时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种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散文,作者借眼前所见和心中所想来抒发自己的感悟和内心情感。阅读本文,试分别说出作者的所见、所想及其感悟和内心情感
所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这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句中的“挑逗”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揣摩下列语句,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开头和结尾都写“脚步”,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