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版(2001)|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我要把我喜欢的诗歌推荐给大家。(12分)
我要推荐给大家的诗歌是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__,诗歌内容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推荐这首诗(词)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朗读下面两首童诗,说说你的体会,并试着写一首诗。(14分)

春天的树
是花儿们选美的舞台
夏天的树
是蝉儿们唱歌的教室
秋天的树
是水果们睡觉的摇篮
冬天的树
是风儿们赛跑的运动场

风最讨厌了
每次都偷偷地掀起我的裙子
然后在旁边大叫
羞!羞!羞!
真是气死我了
我的体会是:                                                      
                                                                    
                                                                    
                                                             (4分)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欧阳修追字
欧阳修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著作很多,创作态度严谨。每写完一篇文章,他总是反复推敲,一丝不苟。
宋朝的时候,每当亭台楼阁建成,总要请文坛有名望的人写文章记载。韩琦是欧阳修的朋友。他在相州任职时,曾建造了一座别墅,取名“画锦堂”。画锦堂即将竣工时,他写了一封信,派人送给欧阳修,请他写一篇文章。信中还特地言明,文章写成后,马上交给来人带回,以便在重阳节前镌刻堂上。
欧阳修计算了一下时间,立即闭门谢客,拟好腹稿后,写下了《画锦堂记》。写完就交给来人,来人立即骑马返回。
欧阳修有个习惯,就是每天晚上临睡前,总要把白天写的文章拿出来,逐字逐句诵读品味,发现不满意的地方就及时修改。这天晚上,他重读《画锦堂记》,当读到“仕官至将相,锦衣归故乡”时停住了,觉得这两句意思太直,与上下文衔接也不甚连贯。他用心推敲,在两句中各加上一个“而”字,变成“仕官而至将相,锦衣而归故乡”。这样,不但上下文连贯顺畅,意思也比原文深邃了。
欧阳修想到这里,马上牵出一匹快马,将家人从梦中叫醒,把添字的事向家人述说了一遍。家人急忙骑马向相州飞奔。第二天傍晚,终于赶上了韩琦派来的人,把“而”字补上了。
从此以后,欧阳修快马追字的佳话不胫而走。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一丝不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胫而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为什么让家人快马追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欧阳修追字,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习了这篇短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习作导航。(30分)
生活中有许多有意义的事、有趣的人,请你以诗歌的形式来写写生活。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陆游教儿子作诗
陆游是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
一天,他的小儿子杜子聿正坐在书房里,专心致志地读父亲的诗作。读着读着,他忽然停下来想:父亲从12岁开始写诗,至今84岁,老人家三天不写诗,心里就觉得不好过(“无诗三日却堪忧”)。70多年来,他写了 9000多首诗,他是多么辛勤啊!可是自己一向听从父亲教导,勤奋写作,怎么写不出好诗来呢?想到这里,猛抬头看到了父亲墙上的题诗“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仿佛使他找到了做诗的诀窍,他高兴地一边读着,一边自言自语地说:“自己诗做得不好,还是书读得太少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哩!”
正在这时候,陆游拄着拐杖来到了书房。他看见儿子高兴的样子,便问:“子聿,什么事使你这么高兴?”
子聿说:“阿爸,我读了你墙上的题诗,对做诗有了新的体会。我觉得诗要做得好就得多读书。”
陆游听后,摇着头说:“你的想法是片面的,九年前我写给你的一首诗,你忘了吗?再背给我听。”
子聿点头答应,背诵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说:“你看,对于做诗的诀窍,你只体会到读书一面,这当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一面是向生活学习,身体力行,你却忽略了。这样是永远写不出好诗来的。”
“我早年写诗,偏重于炼字炼句,生硬模仿李白、杜甫的作品,虽然文辞华美,但内容缺乏血肉。所以后来我在选定诗稿时,将42岁以前写的18000多首诗,只留了94首,其余的都扔掉了。”
“啊!扔掉这么多,太可惜了!”子聿惊讶地说。
“不可惜。我到汉中南郑任职后,往来于抗敌前线,听到了老百姓收复失地的呼声,参加了阅兵、饮宴、雪中刺虎的火热斗争生活,我的视野广阔了,写作素材丰富了。我真正学到了李白、杜甫的写作精神。于是我用诗揭露卖国媚敌的罪行,喊出百姓收复中原的呼声,表达驱逐敌人的决心,书写心头的悲愤。这个时期是我生活的高潮,也是我做诗的高潮。没有这种火热的生活,我的诗是不会转变的。这种生活,是书本上看不到的啊!”
子聿听了,心中豁然开朗,说:“阿爸,你说得真好,使我真正懂得了做诗的诀窍。我一定按你说的去做。阿爸,把你的体会写下来吧,我以后经常学习。”
陆游拿起笔,写了一首诗给子聿,最后两句是:“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3分)
专心致志:                                                          
身体力行:                                                         
(2)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①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填空。(4分)
①陆游是我国           时期伟大的             诗人。
②陆游做诗的诀窍,用一句诗概括就是                                               
(4)细读此文,说说主要内容。(3分)
                                                                           
                                                                           
(5)谈谈“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句诗对你今后的习作有什么启发?(3分)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习作展示
轻叩诗歌的大门,徜徉在诗歌的百花园中,我们的生活不仅多姿多彩,而且充满诗意。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和活动,你有哪些收获?请你用诗歌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并回答问题

冬姑娘的礼物

冬姑娘来了。

满天飞着白雪,江河都结了冰,到处是冰天雪地,这是冬姑娘带给人们的礼物。她认为冰雪是最好的东西,人们一定会喜欢它。

冬姑娘在一家人家里看见一个老人和他的孙儿坐在火炉旁。老人说:“冷啊!冷啊!我最怕下雪天了!”他的孙儿也抖着身子说:“冷啊!我也不喜欢下雪!”

冬姑娘见人家不喜欢她的礼物,觉得很失望。风儿对她说:“不要难过,你到别处看看吧。”

冬姑娘来到一家农舍,她听见几位农民在高兴地谈天。有位农民说:“这场大雪下得真好!我们的小麦有了这场雪当被子,就能美美地过冬了。”另一位农民说:“这场大雪会把害虫冻死。明年冰雪一化,还有许多氮肥留在地里。哈哈,我们的丰收有希望啦!”

冬姑娘高兴地想:原来我的礼物受到农民的欢迎呢!

她还看见许多人在冰天雪地里看雪景,有的在写诗,有的在拍照。他们被美丽的雪景迷住了。

她来到一个院子里,看见许多孩子在打雪仗,堆雪人。他们玩儿得高兴极了。

冬姑娘轻轻问一个孩子:“你在雪地里玩儿不怕冷吗?”孩子说:“不怕,我还觉得热呢。我喜欢雪,它真美,真可爱!”

冬姑娘笑了。她赞美所有勇敢的孩子。

她决定以后每年来到世界上,都要带上她的这份礼物。

1.冬姑娘的礼物是什么?_________
2.文中用了哪些优美的词语、句子来赞美冬姑娘?请你画出来。
3.本文写了雪哪些好处?你知道还有什么好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冬天南方不下雪,北方才下雪。你的家乡冬天下雪吗?请你把你看到的雪花画出来?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把这团枯干的草,用一个大玻璃碗盛着,注满了清水,放在那儿。从那一天开始,我跟我的两个宝贝儿子,就每天去探看沙漠玫瑰怎么样了。第一天去看它,没有动静,还是一把枯草浸在水里头,第二天去看的时候发现,它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已经从里往外稍稍舒展了,而且有一点绿的感觉,第三天再去看虽然边缘还是干枯的,但那点绿的感觉已经实实在在是一种绿的颜色——松枝的绿色,散发出潮湿青苔的气味。它慢慢的舒展着自己,让我们看出了它真有玫瑰形的图案。每一天,它核心的绿意就往外扩展一寸,我们每天给它加清水,到了有一天,那个绿已经渐渐延伸到它所有的枝丫,层层舒展开来。

第八天,当我们去看沙漠玫瑰的时候,刚好一位邻居也在,他就跟着我们一起到厨房里去看。这一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完整的、丰满的、复活了的沙漠玫瑰!一朵尽情开放的浓绿的沙漠玫瑰。我和儿子惊喜得大叫起来,邻居在旁边很奇怪地说:“这不过是一把杂草,你们干嘛呀?”

1.在文中用横线勾画出描写沙漠玫瑰变化的句子。
2.从“我”观察沙漠玫瑰的变化中,你学到了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盛开的沙漠玫瑰,“我们”的态度是(____), 邻居的态度是(______
A.惊喜的大叫 
B.无动于衷
4.你怎样看待“我们”和邻居的不同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习惯

卡罗尔决定,她应该为她的邻居史密斯夫人做点儿什么事情,以表示友好。于是,她精心烘烤了一个馅饼来到了邻居家门前。当史密斯夫人打开房门,看见卡罗尔手里拿着的馅饼时,她惊喜万分,激动地说道:“是给我的吗?太感谢你了,你根本就像想不到我又多么感激你!你太体贴太热心了!谢谢你!”

看史密斯夫人这么喜欢她的馅饼,卡罗尔打算下周再为她烘烤一个。当她手捧新烤的馅饼走过来时,史密斯夫人打开房门说道“太谢谢你了,你太友善了!”

又过了一周,卡罗尔拿着馅饼再次来到邻居家门前,史密斯夫人间断地回答“谢谢。”

又过了一周,卡罗尔又烤了个馅饼送了过来,史密斯夫人应道:“这次的馅饼送来得有点儿晚呦。”

接下来的一周,卡罗尔一如既往地为史密斯夫人送来了馅饼,这次,她的邻居说道:“你可以试着多放点儿糖,不要烤那么长时间,最近这两次的馅饼都有点儿硬,下次我希望你用樱桃馅,别老是用苹果酱。”

这一周,卡罗尔非常繁忙,没顾上为她的邻居烤馅饼,当卡罗尔外出去商店的时候,正好路过史密斯夫人的家,史密斯夫人透过玻璃窗看到卡罗尔手里空空如也,于是,她从窗户里伸出脑袋,愤然叫道:“我的馅饼呢?”

对于他人的友善之举,我们常常心存感激,但很快就会习惯了,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们就会把它当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由感激到抱怨,这个过程尽管不是十分漫长,但我们还是常常意识不到其中的变化。

1.认真阅读短文,找出与题目“习惯”相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中的“习惯”是什么意思?下面有两种解释,请选择符合文意的解释,画“√”。
①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          (  )
②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  )
3.请各抒己见,试评价一下文中的人物“卡罗尔”和“史密斯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出描写史密斯夫人态度的句子,用词总结她态度的变化过程。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哥哥

我没有哥哥,很想有个哥哥。

每当我想起前些天和蛋蛋打架打败了的时候,就想有个哥哥该多好哇!如果我有个哥哥出现在我们打架的现场,蛋蛋肯定会撒腿跑掉或求饶的。

有一天我亲眼看到一个小娃娃被一个大一点的娃娃打了,这时走过来一个和我一样大的人把他们拉开了。我想,那人一定是小娃娃的哥哥吧,可他俩长得又不像。

我回家伏在妈妈的耳边悄悄地说:“妈妈,你给我生个哥哥吧!”妈妈笑出了眼泪:“生哥哥?傻孩子,现在有了你,妈妈就是再生,也只会生弟弟,妹妹,哪会再给你生哥哥呢!”

请求我失望地走出屋外,一群男孩子正围着一个女孩子起哄,把我想哥哥的念头全赶走了。女孩子尖叫着躲着,好看的小脸吓得发白。原来那群男孩子正把一只小虫子往她身上扔。

“她和我一样没有哥哥。”我这样想着,便走到女孩子面前厉声喝斥着那些坏小子:“不许欺负女生!”“揍他!”那些和我差不多大的男孩子不怕我,于是,我们滚到一块儿……待他们走散了,我爬起来对女孩儿说:“快回家吧。”

她用含满泪珠的大眼睛望着我:“谢谢你,大哥哥!”

哈哈,大哥哥!原来我就是哥哥!

1.给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然后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hōng hǒng hòng):__________
(hē hè)斥:_____________
2.读短文,想一想,在事情发生的前后过程中,“我”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哈哈,大哥哥!原来我就是哥哥!”渴望有一个哥哥的“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
受?你能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