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沪教版(2015)| 三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无误的一项是(   
A.蝠(biān)            使(jì)           上(jì)
B.光(yín)             幕(píng)           (dāng)
C.碍(zhàng)        开(jiē )          上(méng)
D.住(sāi )            的(sì)             黑(qī )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快乐阅读。

嫦娥奔月

后羿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为老百姓除了害,大伙儿都很敬重他。很多人拜他为师,跟他学习武艺。有个叫逢蒙的,为人奸诈贪婪,也随着众人拜在后羿的门下。

后羿的妻子嫦娥,是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她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乡亲们都非常喜欢她。一天,昆仑山上的西王母送给后羿一丸仙药。据说,人吃了这种药,不但能长生不老,还可以升天成仙哩。可是,后羿不愿意离开嫦娥,就让她将仙药藏在百宝匣里。

这件事不知怎么被逢蒙知道了,他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八月十五这天清晨,后羿要带弟子出门去,逢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到了晚上,逢蒙手(提     堤)宝剑,迫不(急     及)待地闯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逢蒙周旋。逢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就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眼看就要搜到百宝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她飞出了窗子,飞过了洒满银辉的郊野,越飞越高。碧蓝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

后羿外出回来,不见了妻子嫦娥。他焦急地冲出门外,只见皓月当空,圆圆的月亮上树(隐     影)婆娑,一只玉兔在树下跳来跳去。啊!妻子正站在一棵桂树旁深情地凝望着自己呢。“嫦娥!嫦娥!”后羿连声呼喊,他不顾一切地朝着月亮追去。可是他向前追三步,月亮就向后退三步,怎么也追不上。

乡亲们很想念好心的嫦娥,他们在院子里摆上嫦娥平日爱吃的食品,遥遥地为她祝福。从此以后,每年的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

1.用“√”选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
2.按要求,仿写词语,并任选一个造句。
(1)飘飘悠悠(AABB式)                                    
(2)碧蓝碧蓝(表示颜色的、ABAB式)                           
造句:                                                                       
3.“眼看就要搜到百宝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这句话通过_______描写,用“疾步向前”、“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动词,写出了嫦娥的焦急与果断。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个传说写了中秋节的由来。
B.逢蒙是一个奸诈贪婪的人。
C.嫦娥吞药的原因是想长生不老,上天成仙。
D.嫦娥经常接济生活贫困的乡亲,受到乡亲们的喜欢。
5.中秋节是期盼团圆的日子,你还知道哪个与传说有关的节日?写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书面表达
百字练笔
爱观察、爱动脑的你在生活中也有自己的发现吧!请把你的发现或你在观察中的美好设想写出来。
_______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jiē kāi        )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mó fǎng          )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1.我知道这段文字选自课文(     )
2.按拼音写词语。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仿照(         )   重复(         )     阻碍(         )
4.读了这个片段,我知道雷达的天线相当于____________、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相当于____________、雷达的荧光屏相当于____________
5.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发明了雷达,你能说说你从自然界中得到的启示,或者自己搜集到的一些启示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夜间飞行的秘密(节选)

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通过读选文,我知道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______________,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嘴里发出的_____________,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__________________
2.请找出选文第1自然段的中心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蝙蝠在夜里是这样飞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飞机在夜里能够安全飞行完全靠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类文阅读

山谷中的谜底

这只是一条普通的山谷,终年积雪,唯一引人好奇的就是,山谷的西坡长满了寒带所有的树种,而东坡却只有雪松。这是怎么回事?人们对此研究了很多年,却一直没有结果。

一次一对夫妇出去旅游,也来到了这个山谷。这时,天空下起了密集的大雪,妻子发现,由于风向的原因,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更大、更密,因此,东坡的雪松上很快就积了厚厚的一层雪。然而,当雪松上的雪积压到了一定程度时,雪松的枝条就会慢慢弯曲下去,上面的雪也就马上掉了;然后雪松又挺直,雪又往上积……如此周而复始,雪松始终完好的立在那里。西坡的雪也压在了各种树上,虽然没有东坡的雪大,但时间一长,也就有了厚厚的一层,那些树却没有弯曲枝条的本领,于是一些小树便因承受不住雪压而纷纷折断,只有一些大树挺了过来。

妻子明白了,她指着东坡的雪松对丈夫说:“那些树都没有雪中的弯曲本领,它们怎能在雪如此大的东坡生存呢?”丈夫点点头,说:“是的,雪松告诉我们,要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必须学会退让和弯曲。”

于是一个多年未解的山谷之谜便被这对夫妇在无意中解开了。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①雪松有________的本领,而其他树却没有,于是一些小树便因________________了。
②雪中告诉我们,要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必须学会________
2.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更大、更密的原因是( )
A.受地势的影响
B.受风向的影响
C.受气压的影响
3.“山谷之谜”指的是( )
A.东坡的雪总比西北的雪更大、更密。
B.山谷的东坡长满了寒带所有的树种,而西坡却只有雪松。
C.山谷的西坡长满了寒带所有的树种,而东坡却只有雪松。
4.判断正误。   
①这对夫妇专门为解开山谷之谜而来到这个山谷。( )
②丈夫首先发现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更大、更密的原因。( )
③山谷之谜的谜底是雪松具有弯曲枝条的本领,所以能在雪大的东坡生存。( )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蝙蝠和雷达》片段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的看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仿照——(      )     重复——(      )     
阻碍——(      )     打开——(      )
2.文中的“秘密”指的是什么?用“   ”画出来。
3.从“反复”“终于”等词语让我们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选文,写出下面几个事物之间的联系:雷达的天线像是蝙蝠的________;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像是蝙蝠的__________;雷达的荧光屏就是蝙蝠的___________
5.蝙蝠在夜里是这样飞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飞机在夜里能够安全飞行完全靠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人们根据蝙蝠发明了雷达,你能从生活找出相关的例子吗?
①人们根据___________发明了____________
②人们根据___________发明了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文片段阅读理解。

《蝙蝠和雷达》片段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实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   )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mēng   méng)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实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sāi   )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   shì)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       ”。
2.“横七竖八”的意思是___________,它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
3.“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这是个_____句,说明蝙蝠____________________。我能仿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课内片段填表。

实验顺序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实验证明

第一次

蒙上眼睛

(      )

(      )

第二次

(      )

铃铛响个不停

第三次

(      )

(      )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小练笔。(选做题)   
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发明都是受到了动物的启发,比如潜水艇和鱼,直升机和蜻蜓。请你选一种发明,查资料或者猜测一下它和动物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再写一写。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鸟类、蜻蜓和飞机

鸟类张开翅膀在辽阔的天空自由自在地翱翔,激起人们产生飞上蓝天的欲望。经过许多人艰苦卓绝的努力,研究鸟类的飞行,多次进行模拟试验,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实现了人类几千年来搏击长空的愿望。

但是,飞机在高空中飞行时,有时会产生一种震颤现象。飞机飞得快时,这种振动往往会造成机翼折断、机身坠落的事故。这个难题使人们伤透脑筋,不得不向生物请教。生物界在亿万年进化过程中,早就具备了一种对抗震颤的办法。蜻蜓的翅膀末端有一小块发暗的斑点——翅痣,如果把它切除,蜻蜓飞起来就会飘来荡去,很不稳定。人们经过反复研究,终于弄明白这翅痣就是蜻蜓对抗震颤的装置。人们借用蜻蜓这个奇妙的结构,在现代飞机机翼末端加了类似的加厚区,用以消除震颤现象,飞机就飞得既平稳又安全了。

1.根据句子意思,在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
(2)奋力的斗争和冲击,来飞上天空。(          )
2.短文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两件事。
3.科学家消除飞机的震颤是(     
A.人们借用蜻蜓这个奇妙的结构,在现代飞机机翼末端加了类似的加厚区。
B.减低飞行的速度。
C.根据鸟类飞行的原理。
4.“鸟类——蜻蜓——飞机”的发展过程,说明了(     
A.根据鸟类飞翔可以发明飞机。
B.动物身上的特殊构造,经过研究,可以为人类做贡献。
C.模仿蝙蝠飞行可以发明飞机。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