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沪教版(2015)| 三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荷花之谜

盛夏荷花,娇艳盛放。它何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荷花的表面十分光滑,污垢难以停留?非也。经科学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荷花的花瓣表面像毛玻璃一样,尽是 20 微米大小的“疙瘩”。这一被称为“荷花效应”的发现给人意外的启示。它启发人们去研制涂料和油漆,使墙面像荷花一样不受污染,永葆鲜艳色彩。

荷花能自身加热,即使外界温度降到 10℃,它也能保持花朵内 35℃的温度。一株盛开的荷花可提供 1 瓦的功率。这一能量来自荷花细胞内能发热的线粒体——细胞的“动力机械”。荷花的自身加热有利于花粉传播。晚间,花瓣关闭,待在温暖的花朵里的昆虫欢悦得很;第二天清楚,荷风送香,身上沾满了花粉的昆虫立即可以起飞,不必先晒太阳(许多昆虫的起飞需要 30℃以上的胸廓温度),从而可避免成为敌人的猎物。

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科学家用一颗 1288 年以前的古老莲子培育出新的健康荷株。这颗莲子和其他 6 颗莲子一起是从中国古代一个枯竭的荷塘里被发现的。沉睡了近千年的莲子竟然在 4 天后长出嫩绿的新芽。科学家从千年古莲中离析出一种酶,发现是这种酶在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倘若能从莲子中分离出负责修理“衰老损坏”的基因,不是也可以把这种基因移植于其他植物乃至人身上,让人类的不老梦想成真吗?

1.“出淤泥而不染”中的“染”意思是(      )
①用染料着色。       ②感染;沾染。       ③中国画笔墨技法之一。
2.第二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__________   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3.第三自然段“沉睡了近.千年的莲子竟然在4天后长出新的健康荷株”句中加点的“近”字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作者介绍了荷花的哪些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蝙蝠

我们常常会在夏天的晚上看到一种在天空中飞翔的类似鸟的动物。它们一边飞,一边还发出吱吱的叫声。这就是蝙蝠。

蝙蝠外形丑陋(lóu),颜色褐黑,头部很像老鼠。身上有四肢,却不怎么会走路。更奇特的是,它不像鸟类那样产卵孵化成幼鸟,而是胎生。生下来的幼蝙蝠吃母乳长大。因此它是世界上唯一会飞行的哺乳动物。

蝙蝠其貌不扬,但心地善良,是人类的好朋友。

蝙蝠捕食苍蝇、蚊子和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的能力叫人惊叹。一只蝙蝠在一昼夜能吃3000多只害虫。由此看来,蝙蝠是对人类极有益处的动物。

蝙蝠视力很差,但是在将要碰到物体时就会改变飞行的方向,绝不与任何物体相撞。这是因为它能用超声波定位。蝙蝠的这种奇特现象使它身价百倍,成为现代仿生学研究的对象。

1.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sì shì)             (rǔ lǔ)
食(pǔ bǔ)          处(yì yí)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美丽——(         )            众多——(         )
3.第3自然段在结构上属于_____段,起到了______的作用。
4.第4自然段作者运用了_____的说明方法,充分说明了蝙蝠有_________的能力。
5.短文第2自然段中说蝙蝠“奇特”指的是什么?第5自然段说蝙蝠“奇特”指的又是什么?请用“____ ”在文中画出来。
6.为什么说蝙蝠是人类的好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夜间飞行的秘密》(节选)

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知道蝙蝠在夜里如何飞行,你猜到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了吗?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传播(        )   清楚(        )       揭开(        )   反复(        )
2.文中画横线词语“终于”说明了: ______
3.文中画横线词语“秘密”具体指的是什么?请在文中用“——”画出来。
4.根据选文内容连一连。
耳朵                           雷达的天线
嘴巴                           无线电波
超声波                            荧光屏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阅读《蝙蝠和雷达》片段,完成练习。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仿照——(     )       重复——(     )       阻碍——(     )
2.用文中加点的词语造句子。
一边……一边……:_____
3.读了这个片段,我知道雷达的天线、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雷达的荧光屏分别就是蝙蝠的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知道蝙蝠在夜里如何飞行,你猜到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了吗?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文中的“秘密”指的是什么?用“     ”画出来。
2.从“反复”“终于”等词语让我们体会到______________
试着用“……经过……终于……”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选文,写出下面几个事物之间的联系。雷达的天线像是蝙蝠的_________;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像是蝙蝠的_________;雷达的荧光屏就是蝙蝠的___________
4.动物是人类的“老师”。你还知道人们根据哪种动物做出了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知道蝙蝠在夜里如何飞行,你猜到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了吗? 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什么? 从文中找到答案,用波浪线画出。
2.“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对句中 “终于”一词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说明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很容易被发现。
B.体现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来之不易,他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C.表明了科学家对能揭开蝙蝠夜里飞行的秘密,感到很幸运。
3.根据课文填写示意图,写一写雷达和蝙蝠之间的联系。

(1)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______
(2)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嘴里发出的__________
(3)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 _________
(4)雷达是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制造出来的。科学家还从哪些动物身上得到启示,制造了现代化设备呢? 请列举两个: ①________。②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奇怪的电波

加拿大有座城市叫满地可。夏天,对于满地可人来说,可以称得上是没有夜晚的季节。

那里(        )真的没有夜晚,(        )因为居民们晚上都不能睡觉,这一切都是因为像蝗虫一样多的蚊子造成的。

满地可的蚊子应变能力特别强。一般的蚊香、驱蚊药水,开始还灵验,可是用了几次,这些蚊子就不害怕了,又成群结队地潜入千家万户,吮吸着人们的血液。连那些住进高楼大厦的人也躲不掉。满地可的居民就怕夏天夜晚嗡嗡叫的蚊子。它们弄得全城居民夜不能眠,一片哀怨声。

这件事惊动了加拿大的整个科学界。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试验,科学家建议在满地可城外的高地上建造一座特异功能电台。

电台开始广播了。节目主持人是位年轻的姑娘。她说等到电台发出信号,十分钟以内就可以把城里的蚊子赶得一干二净,为大家提供一个非常安宁的睡眠环境。

不一会儿,电台向全市发出一种轻微、尖细的声音。人们纷纷躺下,闭上眼睛。果然藏在暗处的蚊子如同鬼使神差,不约而同地飞向窗外,越飞越远,最后消失在黑暗中。

这一夜,满地可城的居民睡得特别香,“呼噜—呼噜”的鼾声此起彼伏,像一阵阵波涛在轰鸣。

据科学家研究,叮人、吸血的都是雌蚊。它们(       )听到雄蚊的召喚(       )马上飞走。于是,人们道过电台,发出一种与雄飞行相同的振动声,一下子把千千万万的雌蚊一股脑儿地骗走了,给当地居民体息和健康带来了无穷的好处。

1.联系文章,解释下列词语。
(1)成群结队: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起彼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面的关联词填入文中恰当的括号里。
不是……而是     只要……就
3.夏天对满地可的人来说,可以称得上是没有夜晚的季节,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满地可的蚊子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
5.满地可的人们是怎样解决蚊子骚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短文主要讲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第一次

马路旁的人行道比马路要整整高出一个台阶,而他甚至还没满一周岁。

他长着两条(瘦弱   细弱)的小腿,此刻这两条小腿却怎么也不听使唤,老是哆哆嗦嗦的……但两条腿的主人——小男孩,想从马路上登上人行道的愿望却十分强烈,而且信心十足。

瞧,那只穿着好看袜子的小脚已经抬了起来,踩在了人行道的边沿上,但孩子还没有下定决心登上第二只脚。有那么一会儿,他就那么站着:一只脚在人行道上,而另一只脚还在原处没动。

然而小孩又收回了跨出去的那一步,他似乎在(积蓄   积累)力量,小男孩就这么站着,既不前进也不后退,只是固执地注视着自己的前方。

还小呢,刚刚能走路,就能跨台阶?”路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啧了啧嘴说做大人的要帮他一把。

而孩子的妈妈并没有伸出手去,只是微笑着鼓励说:“自己上,小乖乖,自己上。

小脚又一次踏上人行道,另ー只脚也费力地提到了空中,这回可真是憋足劲。加油!加油!”旁边的小姑娘喊着。

终于,两只脚都站到人行道上去了,这也许是孩子一生中拿下的第一个高地,小胖脸同时绽开了笑容——了不起的胜利!“好一个登山者!”白胡子老爷爷幽默地说,他摸摸孩子的头,一开头总是困难的,但现在总算对付过去了。乖孩子,祝你永远向新的高度进军!”

1.用“\”划去文中不恰当的词语。
2.题目中“第一次”指的是_____________,文章中白胡子老爷爷把它和__________联系起来。
3.围绕小男孩想从马路上登上人行道的行为,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个人的做法。
4.请你写一段鼓励小男孩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小练笔。(选做题)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发明都是受到动物的启发而产生的。请你选择喜欢的一种发明写写,并谈一谈这种发明和动物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夜间飞行的秘密》选段,完成练习。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实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实验的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1.课文中的三次实验是怎样做的?结果如何?照样子完成下面的表格。
过程结果结论
第一次把蝙蝠的眼睛蒙上铃铛一个也没响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__________________

2.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什么?请用“         ”画出来。
3.根据选段内容,写一写雷达和蝙蝠之间的联系。
雷达的天线相当于蝙蝠的_____________,它发出的无线电波相当于蝙蝠发出的______________,荧光屏相当于蝙蝠的______________
4.读了选段内容,在写法上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