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苏教版(2001)| 一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读下面的小古文,完成练习。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  )石(  )瓮(  )之,水迸,儿得活。



1.将下面的字准确地填入文中括号里。
              
2.给下面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
水中( )①méi             ②mò
②儿( )①de             ②dé
3.在面对同伴遇险的危急关头,司马光和其他小朋友的表现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
4.从文中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一个(  )的人。
A.勤奋好学B.生活朴实C.机智勇敢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一读,填一填,并回答问题。

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 。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1.短文共有(      )句话。
2.我会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子(sí     shí)          边(páng     pǎng)
子 (pín   pínɡ)          高(shēng   shēn)
3.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着水的,请用“__”画出来。
4.填空。这是一只(             )乌鸦。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乐园。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下列带点词的意思。
(1)持石击瓮破之。(            )   (2)众弃去。(            )
(3)群儿戏于(            )   (4)水,儿得活。(            )
2.用原文语句填空。
当小孩落水后,其他人的表现是:____________;司马光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请你用几句话夸夸他。
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细心读,认真做。

灌水取球①

文潞公②幼时与群儿击③球,球入柱穴④内,不能取。群儿谋⑤取之,穴深,不能得。公以盆取水,灌入穴中,球浮出。

[注释]

出自北宋学者邵伯温所撰笔记《邵氏闻见录》,有改动。

②文潞公:文彦博受封为潞国公,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

③击:玩。

④柱穴:树洞。

⑤谋:商议解决办法。

1.文中哪一句话表达了“灌水取球”的意思?带着这个问题默读短文,借助注释理解短文的意思,然后用“ ”画出相关语句。
2.读了短文,你感受到了文彦博是一个怎样的人?(     
A.聪明机智,沉着冷静
B.自以为是,我行我素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文中司马光爱护同伴,砸瓮救人,短文里文彦博聪明机智,灌水取球,他们小小年纪却有着大大的智慧,你还读过类似的其它故事吗?或在生活中,你也有运用智慧解决问题的经历?请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译文写出文言文。
(1)水流出来,小孩因此得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司马光和一群小朋友在庭院玩耍。
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司马光

群儿戏于,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弃去,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庭:_____________        皆:______________        光: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选择加点词的正确解释。
        群儿戏于            (        )            A. 庭院          B.厅堂
        石击瓮破之。     (        )            A. 坚持          B.拿着
2.当一儿落水,其他人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光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文中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朝人。
4.“光持石击瓮破之”中的“之”指的是______________
5.除了司马光,你还知道哪些古人小时候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借助注释,我知道了“众皆弃去”的“皆”是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由此我猜出“众皆弃去”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儿”落水后,其他人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司马光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从中可看出司马光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孩子。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划横线字的意思。
(1)群儿戏于(          )
(2)众弃去。(          )
(3)持石击瓮破之。(          )
2.读了这则小故事,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