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语文A版| 六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练习。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并翻译诗句:
千里莺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     
啼:________   风: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的作者是____,他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合称为_______,以区别于李白和杜甫的_______。著有《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古诗鉴赏

江南春

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

1.补全诗句。
2.这首诗是____代诗人____所著。他与李商隐并称为______,他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你还曾学过他的《_______》。
3.“南朝四百八十寺”一句中,你如何理解“四百八十”这个数量词,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江南春》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又表达了诗人的丰富的思想感情,请你说一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2.用“/”划分朗读停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解释下词语的意思。 
莺啼:___________
四百八十:__________
楼台:__________
4.下列选项中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
B.“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
C.有诗人认为《江南春》中“千里”的“千”字实为 “十”字之误用,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这是很有见地的。
D.这首诗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
5.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哪些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古诗文阅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用自己的话说说“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所蕴含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请再写出一句描写这个季节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 古 讽今。你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此诗好在“千里”,另一种认为“千里”改作“十里”更切实际。你赞成哪一说?为什么?请结合诗的主旨作简要分析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突出江南春色, 诗人选取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请问: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江南春》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诗描绘江南春天之景,呈现出一派宁静、祥和氛围。
B.前两句诗中所选的景物色彩明朗绚丽,花鸟山水相互映衬。
C.后两句诗中的“烟雨”将前两句诗中的所有景象融化其中。
D.后两句诗中的“四百八十寺”为实指,强调庙宇数量之多。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精彩再现。

黄果树瀑布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下去,山径幽静无人,哗哗的瀑布声在山谷间震荡着、回响着,似千百架贝斯在奏鸣。

至谷底,我们坐在水边的一块岩石上,隔着一口小小的绿潭,那一幅白帘般的瀑布,仿佛一伸手便可( )过来拭脸似的。它冲入涧底激起烟雾般的水珠,直扑到我们脸上,( )凉沁凉的。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么高,但远比它宽,所以气势十分雄壮。当年徐霞客描写道:“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描写得准确形象,令人叹服。

瀑声如雷轰鸣,山回谷应,我们仿佛置身于一圆形乐池,浮身于一片声浪,每个细胞都充满了活力。让人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恢宏。

我们坐岩石上,任沁凉的飞珠扑上脸庞,沾湿薄薄的衣衫,我们( )听着轰然作响的瀑声,只觉得自己的胸臆在扩展,似山谷张开,那瀑布便直漱而进,挟来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活力,荡起天地间纯净清澈的音响。

离开潭边,我们循着石径登上溪旁的一个平台,绿树掩映间,有一座徐霞客塑像,他正遥对瀑布,作凝神( )听状——他完全沉醉了,如痴,如迷。此时此刻,我们也完全沉醉了,如痴,如迷。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这段文字是写作者下到谷底,真切的感受到瀑布的(________)与(________)。
3.画横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手法,把瀑布声比作乐声,体现了瀑布的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你对画曲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句子回答问题。

透过树木间的空隙,只见一条白帘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似一阔幅白绢正从织机上倾泻而下,那哗哗水声便是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修辞方法,把_______比作________,把_______比作________,写出了黄果树瀑布的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仿照这个句子写一句话。
车到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一阵哗哗的声间自远处飘来,若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潮水般涌漫过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飘”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
4.“拂”写声音好像_______________
5.“漫涌”表现声音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精彩再现。阅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
①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②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
③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
雄伟壮观。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1)用“      ”画出描写黄果树瀑布形状的句子。
(2)用“      ”画出具体描写“银雨洒金街”奇景的句子。
(3)第③段文字从        、         、        三个方面描绘了黄果树瀑布,表现了黄果树瀑布       的特点。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黄果树瀑布是    最大的瀑布,它位于我国     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城西南15千米的白水河上,夏季洪峰时汇成巨瀑,宽    米,落差    米。
(2)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了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    、所    、 所  ,描绘了黄果树瀑布         ,表现了大自然的          对人的    的陶冶。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