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版(1990s)|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内阅读。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有骤雨,这里(       )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          )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        )我们想到蟋婢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选文按照从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请根据文段选择蟋蟀住宅的外部特点。
A.干燥               B.隐蔽             C.向阳               D.有排水功能
“朝着阳光”体现了住宅的___________
“倾斜的隧道”体现了住宅 ____________
“立刻就会干”体现了住宅的_____________
“总有一丛草半掩着”体现了住宅的_____________
3.蟋蟀住宅的内部特点是什么?用“ ”画出来。
4.请结合选文回答,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外阅读。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有骤雨,这里(       )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再用这个关联词语造句。
                  
2.用“       ”画出文中把蟋蟀当成人来写的句子。并仿写一个把动物当成人来写的句子。
                 
3.“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蟋蟀不碰门口这一丛嫩草的原因是(       
A.这一丛嫩草味道不好。
B.这一丛嫩草长势旺盛,蟋蟀舍不得吃。
C.这一丛嫩草掩盖着蟋蟀的门,使住宅很隐蔽,不易被发现。
4.读了这一部分,你觉得蟋蟀的住宅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垂柳

在北方广大地区,感受春意最早的乔木是垂柳。你看,在那冰雪初消的时候,不正是暗暗泛青的柳芽把春意首先带到了人间吗?你再看看,大多数树木久睡刚醒,而垂柳已将粒粒柳芽抽成万条柳丝,给人们送来了春天的气息。所以,诗人写道:“春色先以柳荫归”“春风杨柳万千条”。

柳树(               )是最早的报春使者,(               )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树木。

柳树枝干坚韧,耐水湿,不怕风吹浪打,所以是一种十分理想的防浪护岩树种。

柳树木质轻柔、色泽褐红、纹理顺直,是农具、家具和农家小型建筑的优良木材。

柳树还有其他用途。它到了化学家手中,能炼出火药;在医学家手中,可做接骨夹板材料。

柳树枝(               )纤细,(               )很有韧性。在农村人手中,它又会成为柳篮、柳箱、簸箕等日用品。就是柳芽、柳絮、柳叶的用途,也很广泛。如柳絮可作枕芯,也可作鞋垫。

柳树性喜潮湿,适应力强。我国南方,(               )是塘边河岸,(               )是丘陵山地,一经扦插,它都能扎根生长。在一般情况下,十年左右,它就能长成高达几十米,胸径二三十厘米的浓荫大树。所以,人们说“无心插柳柳成阴”。如有意栽培,那它生长更快,对人的报答也就更多。

1.请把下列关联词语分别填入文中合适的括号里。
虽然……但是……             无论……还……             不但……而且……
2.有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请把这个过渡段用“     ”画出来。
3.本文主要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方面介绍垂柳的。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A.数学说明B.打比方C.举典型例子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______

怎么来了个白胡子老头?是捕鸟的吧?打猎的吧?鸟儿们看到一位白胡子老人带了一条黑狗来到森林里,非常惊诧。它们用晶亮的小眼睛彼此询问着,用鸟国的语言不停地争论着。

过了几天,来了一伙偷砍树木的家伙。老人带着黑狗,叫喊着去阻拦利斧的挥舞。在黑狗的狂吠声中,老人展开一张布告。那伙人虽仍在吼叫,但他们终于发现,老人是一尊真正的山神。他们低下了头,悻悻而去。

那伙人走了,老人轻轻抚摩受伤的树干,抚摩流出树脂的伤痕,又拾起从树枝上震落的鸟窝,轻轻地安放在树枝上……老人慢慢取得了小鸟们的信任,鸟儿们认定他是一个好人,是它们天堂的保护神!

老人走动在浓密的树荫里,满头白发,是一朵硕大的蒲公英,是一盏明亮的神灯!鸟儿们开始拜访老人的小屋。老人用饭粒和爱抚招待他的客人。一只大胆的黄色小鸟,衔着一颗草莓停落在老人肩上。老人伸出手接住了这珍贵的馈赠。接着,又是一颗,又是一颗……

时间在树叶上写了许多故事,许多故事深深地嵌入了树的年轮。

老人开始和每只小鸟、每棵树告别。敏感的鸟儿知道,已经很老的老人,一定是要走了。

那一天,林中的小屋没再升起炊烟。鸟儿们知道老人走了,树林里又寂静又黯淡。谁也没邀约谁,鸟儿们都来了。成千上万的鸟儿,在林中小屋上空盘旋、哀鸣。树叶和树枝轻轻浮动,整座山林都在摇晃。鸟儿们衔来无数的花瓣,无数的绿叶。伴着阳光,树林里下了一场花瓣雨,绿叶雨。飘落的花瓣和绿叶,掩盖了林中小屋……

1.文中称这位老人是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这是对老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心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1)老人轻轻抚摩受伤的树干,抚摩流出树脂的伤痕,又拾起从树枝上震落的鸟窝,轻轻地安放在树枝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千上万的鸟儿,在林中小屋上空盘旋哀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给短文起一个恰当的名字,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文片断。

珍珠鸟(节选)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吓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扒在我的肩头上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皮盖住眼睛,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一句中“居然”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从文中哪句话感受到了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友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按要求填空。
(1)《蟋蟀的住宅》一文作者是法国作家_____,他创作了____。文中,作者用_____修辞方法。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慎思之,_______,笃行之”告诉我们如何成为博学多才;“智能之士,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学习是获得知识、增长智慧的必由之路;“一场秋雨一场寒,_________”提醒我们要注意保暖。
(3)通过这半学期的学习,从课本中我认识了很多事物,其中有______的钱塘江,还知道了中国神话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蟋蟀的住宅(节选)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一条倾的隧道,(          )有骤雨,这里(            )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            )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文中画线句子是一个_________句,写出了作者对蟋蟀的_________之情。
3.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习作。
题目:感谢你,____________
提示:自从你上小学以来,有许多人给过你帮助和关爱,你要感谢的人有父母,有老师,还有同学……请你先把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再通过一件具体的事写出你感谢他(她)的原因。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不少于400字。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美文赏析阁。

一只海jiū jiǔ)妈妈

坑坑洼洼的岩脊一侧栖息着成百上千只海鸠,我们蹑手蹑脚地企图靠近它们的领地,很快就被警惕性颇高的海鸠识破了。呼啦啦一声响,一大片海鸠飞了起来。

在岩石的边际有一只海鸠,它的yuán huì)紧张地半张着,灰褐色的眼里充满了恐慌,绷紧的身体上一对翅膀已向外张开,摆出了随时准备飞离的架势。在一只拱起的翅膀下露出了一对移动着的黑色小爪子。这只海鸠妈妈面对着两个庞然大物步步逼近它们的巢穴,却不愿放弃自己的孩子。

我不禁产生了一种敬佩之情。我匍匐pú fú     pǔ fú)向前,手指离它只有3英寸距离了。它的整个身体都在颤抖,眼睛里流露出绝望的光。它扭头看向身后的悬崖,看得出内心激烈地挣扎着,只要轻轻一拍翅,就会有逃生的希望。我停下来,静待着它的行动,可很快它就将头扭回,用长长尖尖的喙与我对峙。

我伸出手,一个指头、两个指头、一只手,最后我用双手慢慢地捧住这个伟大的母亲。它那颤抖不停的身体在我轻柔的抚摸中逐渐地平息了下来。这种长期生活在海边悬岩上远离人类的野生鸟类,此刻竟能安详地在我的手中扭着它的脑袋放松地左右环顾了,只是它的翅膀依然紧紧地拢着,护着下面藏着的一个蛋和两只幼仔。

当我和同伴准备离去的时候,一大群海鸠在我们头顶的上空欢快地鸣叫着,仿佛在庆祝它们的转危为安。我默默地望着它们的身影,脑子里浮现出那只海鸠的样子。事实上,我们并没能俘获它,它已用强烈的母爱将我们俘虏了。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蹑手蹑脚——__________
对峙——___________
3.请你用一句话概括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鸠妈妈为什么不离开岩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海鸠妈妈开始的表现是_________,当“我”靠近它时,它______,最后________。海鸠妈妈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__________
6.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①作者为什么没有“俘获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它已用强烈的母爱将我们俘虏了”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   )土,还用钳子搬掉较(jiǎo   jiào)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   )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   )开。

1.用“√”画出文段中正确的音节。
2.找出文中描写蟋蟀建造住宅的动作词:____________________
3.蟋蟀建造住宅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蟋蟀用如此柔弱的工具,建造出这么伟大的住宅,你有什么体会呢?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