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西师大版(2003)|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鲁迅读书

   鲁迅小的时候,酷爱读书。爱看书,看抄书,把书看做宝贝一样。

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叔祖父那里看了不少带图的书。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眼睛的怪物……可惜一时找不到了。这么一本有趣的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这可把他的保姆长妈妈感动了。长妈妈不识字,她探亲回来时,A(    )给鲁迅买回了这部书。一见面,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鲁迅,高兴地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三海经)》,我给你买来了!”   

一听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B(     )把书接过来,打开纸包看了起来。

鲁迅小时候对于书籍C(    )爱护。看书的时候,他D(    )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脏桌子上是不放书的,脏手是不翻书的。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子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鲁迅小时候养成了爱书如宝的好习惯,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1 9 1 2年至1 9 3 6年间,就有几千多册。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宝贵的藏书了。

1.根据下面的解释,写出相对应的成语。  
(1)广大繁多,形容书籍或资料多得无法计算。   (     )
(2)欢乐得就像发了狂似的,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     )
(3)连在睡梦中也追求,形容愿望十分迫切。   (   )
(4)牢记于心,永不忘记。         (   )
2.请在备选答案中选择恰当的词语,把序号填人文中的括号内。
A.①随便 ②设法B.①赶紧 ②于是     
C.①比较 ②特别D.①通常 ②总是
3.文中有一句话十分精练地概括出鲁迅先生对书的感情,起到揭示全文中心的作用,请你用“——”把这句话画出来。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能力展示台。

大自然的启示

闷热的夜,令人窒息,我辗转难眠。窗外,一道道闪电划破了漆黑的夜幕,沉闷的雷声如同大炮轰鸣,使人惊恐。

一道闪光,一声清脆的霹雳,云和地面之间发生了一种强烈雷电现象,接着便下起瓢泼大雨。宛如天神听到信号,撕开大幕,把天河之水(倾注 倾泻)到人间。

大雨猛烈地敲打着屋顶,冲击着玻璃,奏出激动人心的乐章。

一小股雨水从天窗悄悄地爬进来,缓缓地蠕动着,在天花板上留下弯弯曲曲的足迹。

不一会儿,铿锵的乐曲转为节奏(单一 单调)的旋律,那优柔、甜蜜的催眠曲抚慰着沉睡人儿的疲惫躯体。

从窗外射进来的第一束光线报道着人间的黎有。碧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在和煦的微风中翩然起舞,把蔚蓝色的天空擦拭着更加明亮。

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迎接着喷薄欲出的朝阳;被暴风压弯了腰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梦中惊醒;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

江山似锦,风景如画,艳丽的玫瑰花散发出阵阵芳香!

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而它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

有时,人们受到种种(局限 限制),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整体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

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词语。
2.用波浪线画出前三段中联想的内容。
3.用“_______”画出文中描写雨的句子。
4.文章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能力展示台。

松树

松树,不是寻常的树木可以比拟的。不管是暖和的春天、炎热的夏日、清爽的秋季,或是寒风透骨的隆冬,它都一样青葱苍翠和茂盛,充分表现出坚强的性格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春天里,草木都长出了嫩绿的叶。松树当然不会例外,也蓬勃地生长,在和煦的阳光下,静静地听着人们的赞美。

转眼间,炎热的夏天来了。阳光虽然猛烈,但是松树的叶子,更长得密密麻麻的,一点儿怕热的样子也没有,它随着风儿摆动,发出令人爱听的松涛声。

秋风过后,梧桐的叶儿开始脱落了,其他的树林,都披上了黄色的衣裳;往日顽皮的小草,也不再那么活泼了,显得有些憔悴的模样。只有直立的松树,依然如故。它昂着头,任由风吹霜打,流露出一股英勇不屈的气概。

在呼呼的寒风吹袭下,草儿全都枯萎了。有些树枝上仅剩的黄叶,也都剥落了,余下光秃秃的残枝,在北风中战栗。这时,就只有那苍劲的松树,仍然披着翠绿的衣裳,英勇无畏地挺立着。天气越是严寒,越是显出它那坚强刻苦的性格。

我们要像松树一样,有坚强的意志,有刻苦耐劳的精神。

1.概括本文中心,正确的一句话是(   )
A.我们要像松树一样,有坚强的意志,有刻苦耐劳的精神。
B.松树,不是寻常的树木可以比拟的。
C.松树一年四季都一样青葱苍翠和茂盛,充分表现出坚强的性格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D.它昂着头,凭由风吹霜打,流露出一股英勇不屈的气概。
2.“松树当然不会例外”中的“例外”指的是(   )。
A.蓬勃地生长B.长出嫩绿的新叶
C.不长枝叶D.静静地听着人们的赞美
3.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使它成为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段话。
松树一年四季表现出(   )和(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
4.作者写松树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列每组句子,回答问题。   
1. A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朋友们马上纠正我的错误。
  B 一个朋友说那里只有一株榕树,另一个朋友说是两株。
  C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D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这四句话都是围绕榕树的高大茂盛来写的,对比四句话,谈一谈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A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
B 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子。
C “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 
  D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这四句话写到了作者的“耳闻”、“目睹”以及内心的想法,对比四句话,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回答问题
毛泽东同志从青年时期就热爱学习。他顽强刻苦的学习精神远远超过一般人。
毛泽东同志酷爱学习,他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学习。在湖南一师学习的时候,他每天很早就起床,冷水浴后就到自修室去,对着窗前熹微的晨光,高声朗读英文或古典文学。等天大亮了,同学们都来了,他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一天六节课,他每天都抓紧课余时间把必须完成的作业做好,然后就到阅览室去看书或看报。晚上,学校规定的两个小时自习时间,他总是阅读从图书馆借来的哲学.历史.社会科学等方面的书籍,边读边做笔记,从不浪费一分一秒。星期天,除了爬山游泳,就去听学术讲座,有时还到一些他敬仰的老师家里去请教学业。从不白白度过。
毛泽东同志不但抓紧时间读书,而且读得特别认真。凡是他自己的书,遇到重要的.精辟的地方,他都要加圈加点,有时还在书页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看法。在一本只有十万字的书上,他就用工整的小楷写了一万二千多字的批语和提纲。许多地方都用黑红颜色的毛笔加上圈点.单线.双线.三角.叉子等各种符号,标明书的重要之处,可见他读书的态度是多么认真,理解得多么深透。
毛泽东就是这样孜孜不倦地学习,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终于走上了革命道路。
1.联系文章内容解释“孜孜不倦”。                                                 
2.造句。不但……而且……——
3.把第二自然段分成两层,用“‖”标出。
4.写出第四自然段的段意。
5.毛泽东同志抓紧一切机会学习,请认真阅读原文。然后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三个最能表现这一点的,用“√”标出。
很早起床(  )    不浪费一分一秒(   )
高声朗读(  )    抓紧业余时间(   )
冷水浴后(  )    边读边作笔记(   )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那倾斜着的伞》回答问题
很小的时候,我便十分喜欢下雨。
每逢淅沥声从窗外响起,外公便会来到门口,打开那把墨绿色的大伞,向我招招手。我就一蹦一跳地跑向外公,钻进伞下,挽住外公的胳臂。于是我们便走进了这片雨的世界中。
抬起头,我惊讶地发现,头顶的天空不知何时已变成了一片墨绿色的,绿得那样深,绿得那样扣人心弦。望望外公,外公头顶原应是墨绿色的天空已经破了,一半是墨绿色,一半却是灰蒙蒙的。“外公,伞歪了。”外公抬头望了望,笑眯眯地说:“没歪呀。”我困惑了。“怎么搞的,明明是歪向我这边了呀!”外公笑而不语。
回到家里,我发现外公一边肩膀都湿透了。“外公,你肩膀都被淋湿了,快擦干呀!”“你有没有被淋到呢?”外公问。“没有啊!那把大伞把我整个儿都包住了。”外公开心地笑了起来。就这样,每次我们从雨中回来,外公的身子总是一半干的,一半湿的。
不知从何时起,撑伞的已不是外公,而是我,是我为外公撑伞。仍然是那片雨的世界,仍然是我和外公,仍然是那把墨绿色的大伞,一切都和以前一样。“丹丹,伞歪了。”传来外公微颤的声音。我抬起头,这才发现我头顶上的天空一半是墨绿的,一半是灰蒙蒙的。我的心热了起来,不知不觉中,我正做着与外公所做的相同的事。这仍然是把倾斜的伞。回到家中,接外公递来的毛巾,我看见外公嘴角微微一颤,已开始浑浊的双眼泪光点点。
那是把倾斜的伞,是把充满了温情的伞,我会永远珍惜它,爱护它。从此,我总盼着下雨。
1.读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点字的意思。
我的心了起来,不知不觉中,我正做着与外公相同的事。(  )
热:
A.温度高    B使温度升高       C情意深
2.短文围绕着一把倾斜的伞,写了哪两件事?
                                                                                     
                                                                                
3.文中描述了两个动人的情景,你能简要概括出来吗?这两个情节有什么相同处和不同处?从中体现了什么?
                                                                                
                                                                              
4.用“    ”画出文中最能体现祖孙情深的一句话。
5.为什么“从此,我总盼着下雨?”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真情告白。
平日,由于你学会了一种知识;或者掌握了一种技能;或者做了一件好事:或有了进步;也许还有其它原因……都会使你全家人为你的成长感到高兴。请从中选一件事以《全家为我而高兴》为题写一篇 记叙文。
要求:
(1)要用具体事例说明全家人为什么为你而高兴,要注意细节和场面的描写。要有真情实感
(2)以400字左右为宜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作者抓住七月天山雪峰山高、水美、林幽、花艳的特点,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描绘了七月天山与众不同的美。模仿本文写法,写一个100字左右的片段。描写一处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