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北师大版(2001)| 二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

女娲是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

有一天,女娲来到一条小河边洗脸。大雨过后,河边的土变成了泥浆,女娲顺手抓起一团黄泥,搓成娃娃样的小东西,放在地上,泥人活了,喊着:“妈妈!妈妈!”女娲高兴地给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这便是“人”。

她继续工作着,一心想让更多的生命来到大地上。后来,女娲发现了一个快捷的方法,她取来一根枯藤,伸入泥潭中,把搅浑了的泥浆向地上挥洒,泥点就变成了一个个的小人儿。

女娲不停地工作,她越来越感到辛苦。突然,一个小人儿问:“我们自己能造自己吗?”女娲异常高兴,就把人分成男人和女人。就这样,人类不断地繁衍,一天比一天多。他们三五成群,走向森林,走向田野,大地上布满了人类的足迹。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异常——(_____) 高兴——(_____)
2.全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第(______)自然段写女娲造出第一个人,第(______)自然段写女娲造出一个个人,第(______)自然段写女娲把人分成男人和女人。
3.请给这个故事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4.你同意哪种说法?在括号里画上“√”。
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
②这是一个神话故事。(   )
③这是迷信。(   )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放风筝

我小时候,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放风筝。几十年来,我一直保留着美好的记忆,对放风筝也格外留心。

在春天的郊外,在碧蓝如洗的晴空,常常会看到我们放飞的“沙燕儿”。慢慢地,我们也学会了辨认“沙燕儿”的种类:有的叫“肥燕”,翅膀和尾巴都很肥大饱满;有的叫“瘦燕”,体态修长窈窕;有的叫“雏燕”,样子天真稚拙;还有一种叫“比翼燕”,是两只燕子并肩飞行。

记得我还放过一种叫“黑锅底”的风筝,它的色彩是单一的黑色,样子像“沙燕儿”。不知为什么,见到“黑锅底”我总会联想到京剧里包公的脸谱。与“黑锅底”相近的,还有“红锅底”“蓝锅底”,色彩也单一,分别为红色和蓝色。它们的色彩虽然单一,但给人凝重简洁的印象,飞上晴空,黑、红、蓝互相映衬,别有情趣。

我们那时放风筝,除了看谁的风筝飞得高远以外,还在放飞时,玩一种叫“送饭的”游戏。所谓“送饭的”,就是选用彩色的纸片或纸环,把它套在风筝线的下端,借着风力把纸片或纸环,沿着风筝线吹上去,或直达风筝。

我们常常望着“送饭的”,一面旋转着,一面直奔风筝,越飞越远。我们欢呼雀跃,好像真的把“饭”送给天上的风筝吃了。

童年的风筝,一直在我记忆的天空里飞翔。

至今,在我家的墙上,还挂着一只风筝,它常常带着我飞回我的童年。

1.“欢呼雀跃”的意思是                            。它的近义词是       ,它的反义词是         
2.“沙燕儿”有很多种类:有的叫             ,有的叫        有的叫       。还有一种叫        
3.什么是“送饭的”游戏?在文中找出来,用“    ”画下来。
4.简要概述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结尾:“我家墙上挂着的那只风筝常常带我飞回我的童年。”那只风筝怎样带作者飞回童年?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后提升

夸父逐日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巨人,名叫夸父。他看到人们生活在黑暗寒冷的世界里,心里十分难过。他想:要是把太阳搬到地上来,让世界充满光明和温暖,那该多好啊!

夸父就去追赶太阳。他追呀追呀,一直追到太阳落山的地方。太阳喷着火焰,把夸父烤得口渴极了。他跑到黄河边,一口气把黄河的水喝完了。他又跑到渭河边,一口气把渭河的水喝完了。他还是很渴,又向北方的一个大湖走去。可是,夸父在半路就渴死了。

夸父倒(dǎo dào)在地上,地上长出一片桃林,树上结(jiē jié)满了果实。太阳被感动了,它放慢了脚步,并且每天都到地上走一趟。

1.用“√”画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dǎo dào)在地上       (jiē jié)满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火热(______)   高兴(______
3.根据原文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夸父先喝完了黄河的水。   (______
(2)夸父先喝完了渭河的水。   (______
(3)夸父先喝完了北方的一个大湖的水。   (______
4.夸父逐日以至于丧了命,你认为这样做值得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郑板桥爱子

郑板桥不仅是清朝有名的画家、诗人、书法家,而且是深深懂得家教规律的教育家。他非常讲究“爱子之道”。

郑板桥在外任职时,曾将他6岁的儿子小宝留在乡下,让他的弟弟郑默代为无抚养,郑默对小宝十分宠爱。小宝常常炫耀道:“我爹在外面做大官!”有时小宝还欺负别人家的孩子,这些事(使、替、让)郑板桥知道了,他心里非常焦急,就给弟弟写信道:“我52岁才生一个儿子,哪有不爱的道理?但教更重于养。”他要求弟弟对孩子严加管教。

当郑板桥病危(后、时、了),他把儿子叫到床前,突然提出要吃儿子做的馒头,待儿子将馒头送到父亲病床前时,父亲已经断了气。小宝悲痛得大哭起来,忽然发现父亲身边有张纸条,上面写道:“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好汉。”郑板桥临终前给儿子上了“自立”的一课。

1.用波浪线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2.用“√”画出括号里恰当的字。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反问句,并将其改写成陈述句。
                  
4.简要写出你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