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动物——海豚
①对于海豚,大家都非常熟悉,它是海洋里的一种动物。据说,它比大猩猩还聪明呢!
②海豚一般长约1~2米。它浑身乌黑,看上去非常光亮,只有肚皮是白色的。尾巴的形状像扇子,能上下摆动。身体下侧有两片鳍,用于拨水游动。嘴巴突出,非常尖。脸上嵌着一双乌黑、水汪汪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十分可爱。
③海豚十分聪明。它虽然看起来十分笨重,但身手可敏捷啦!它能跳起来叼走距离它头顶2-3米的球,还能驮着人以极快的速度游动,有的甚至可以像孙悟空一样翻跟斗呢!见到人时,它会把尾巴抬起来前后摆动向你打招呼,还会抬起头向你点头示意。最精彩的是会三五成群地跳出水,又“扑通”一声跳入水中。速度虽然快,但非常整齐、有序,活像一个个出色的跳水员。
④海豚被誉为“海上救生员”。每当见到浮在水面的东西,它都会去救起来,木板也不例外。界上就发生过“海豚救人”的事例,海豚把一艘落难轮船上的人安全护送到海岸边。
⑤听完我的介绍,你一定了解了这种聪明的动物——海豚吧!有时间一定要去看看哟!
1.照样子,写三个含数字的四字词语。A.举例子 |
B.作比较 |
C.列数字 |
大家好,我是“玉兔号”月球车。我有1.1米高,1.5米长,1米宽,体重嘛,是140公斤。虽然看起来分量不轻,但我并不是一只“胖兔子”,为了节约燃料,也为了轻柔着陆,我跟小伙伴着陆器都辛苦地进行了“瘦身”。跟其他国家的月球车兄弟相比,我也是非常精致轻巧的。苏联的“月球车一号”足足有756公斤重,美国有人驾驶的“巡行者1号”重量也超过了200公斤。虽然是只兔子,但我有一对漂亮的翅膀。不过这对翅膀不是用来飞的,而是获取和保存太阳能的帆板。到达月球表面后,我就张开翅膀,不断地吸收着太阳能。我的脑袋上还有一个定向天线和几个太阳敏感器。跟其他兔子不同,我有六只脚——六只小小的轮子。我还有四只张望月球的眼睛:一对导航相机,一对全景相机……
跟我们国家研制的其他航天器相比,我最大的特点是能走动。虽然叫作兔子,但我没有能耐跑得像兔子一样快。我每小时平均走200米。不管去哪儿,我都得分几步才能到达。走之前要看路选路,可是导航相机只有在10米的范围内才能看得准,所以我每一步最远也只能走10米。路上遇到的小障碍我不怕,因为我除了可以接受地面的遥控操作外,还可以自主处理图像,识别障碍,甚至还能规划路径。说起来,我也算是一只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哦不,机器兔子。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运用第一人称介绍“玉兔号”月球车,既亲切又生动 |
B.本文从外形、速度、制造三个方面介绍了“玉兔号”月球车 |
C.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一系列的数字准确具体地介绍了“玉兔号”的基本情况 |
D.将“玉兔号”与其他国家的月球车进行比较,突出了“玉兔号”精致轻巧的特点 |
纳米机器人是在纳米尺寸上制造的微型机器人。所谓纳米,又称毫微米,是一种长度计量单位。我们知道,1毫米等于千分之一米,1微米等于百万分之一米,而1纳米则等于十亿分之一米。如此微小的单位,人类用肉眼是看不见的,甚至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都不能看见它!拿一个小小的纳米机器人与人相比,就像拿一个人与地球相比一样,差别实在太大了。
纳米技术指的是在0.1纳米到几百纳米的尺度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观察、操纵和加工的技术。有了纳米技术,人类制造任何一件物品的最原始材料只有一种—原子!通过排列原子制造出机器人、电视、房子、高层建筑……
当你早晨一觉醒来时,由纳米传感器和纳米变色材料组成的纱窗会根据你的需要自动送人新鲜的空气,自动调节室内的亮度;你不小心把纳米陶瓷材料制成的杯子掉在地上,杯子却像有弹性一样蹦了起来;又重又厚的电视机已经不存在了,它们是直接印到墙壁上的由神奇的纳米发光材料制造的电视;你使用的计算机已经精确到原子水平,因为样机的电路、存储器等都是用纳米尺度的元件制造的。当然,机器人也是纳米级的;你所居住的地球周围的太空神乖数的纳米卫星包围着,因为一次卫星发射可似将数百万领徽小的卫星送人太空……
当这天到来时,你就会发现,在某一方面,最小的的确是最好的。
1.围绕以下内容,提取信息,制作读书卡片。狼未必是“害兽”
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狼似乎总和贪婪、凶恶、残暴联系在一起。但美国一些动物学家的最新研究证实:狼并非“一无是处”,在一定的条件下(如某个时期、某个地区等),不但有可能不是“害兽”,甚至还有可能有益于人类呢!
例如,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在澳大利亚草原上,既无天敌,繁殖力又特别强的野兔泛滥成灾,把牧草啃了个精光。饥肠辘辘的牛、羊等家畜只得“望兔兴叹”。后来在动物学家的建议下,澳大利亚从异国“请”来了一批恶狼。很快,奄奄一息的大草原因野兔锐减而又恢复了勃勃生机。
前不久,南美一片森林出现了罕见的“鹿灾”——由于该地自然条件特别优越,鹿的繁殖速度惊人地快,最后数以百计的大鹿小鹿因缺少食物而开始啃食树木了。没过几年,森林一片肃杀——原来,被啃掉树皮、扫光嫩叶的树木经不住成群结队的鹿的“蚕食”而纷纷枯萎。后来动物学家在“引进”了鹿的“杀手”——恶狼后,森林又奇迹般地恢复了生态平衡。
美国阿拉斯加州荒原上的因纽特人则利用经过特别驯养的“驯狼”来代替猎犬拉雪橇。其实,狼的耐久力和耐寒力都优于猎犬,力量较大,速度较快,于是,“狼橇”已开始在当地风行。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打上“√”或“×”。A.要全面地看问题且要遵循自然规律。 |
B.不要对狼有偏见,狼是一种完美的动物。 |
C.狼消灭了野兔和鹿,就可以维持生态平衡。 |
晕——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
碧蓝的天空,铺过来一层蚕丝般的云幕,不一会儿,太阳周围现出一道彩色光环。它宛如彩虹,但没有彩虹鲜亮;虹的色彩排列是内紫外红,而光环刚好相反,是外紫内红。这就是“晕”,俗称“风圈”。
1666年,牛顿做了一个很简单但对科学发展影响很大的实验。他让一束阳光透过三棱镜,结果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彩条。这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阳光原来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它们通过三棱镜时,由于波长、折射角不同,才显示了各自的本色。这一发现,给“晕”的科学解释打下了基础。
资料表明,那白如蚕丝的云幕,其高度都在距地面5000米以上,是由六方柱体状的小冰晶组成的,就像三棱镜一样,能把阳光分成七色彩条。当无数兆亿小冰晶被阳光照射后,各色光按一定角度折射出来,便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晕环
人们对“晕”的兴趣,不单因为它有斑斓的色彩,而且由于它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据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统计,在1980年中就曾出现过1052次“晕”,“晕”后两天内出现风、雨等显著天气变化的达 80%。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晕”都是风雨之兆。气象工作者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当 “晕”的持续时间在1小时以内(俗称“短晕”)时,未来的12一6小时内会出 现风或雨;当“晕”的持续时间在5小时以上(俗称“长晕”)时,则不会有风雨天气出现。
美丽的晕环是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我们了解并利用它来观测风云,可以更好地安排工作和生活。
1.第1段从哪两个方面说明晕和彩虹的不同(每项答案不超过5个字)A.人们对晕有浓厚的兴趣 |
B.晕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 |
C.晕可以分为“短晕”和“长晕 |
D.并不是所有的晕都有风雨之兆 |
生命生命
①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方飞来旋去,骚扰着我。趁它停在眼前小憩时,我一伸手抓住了它,我原想弄死它,但它鼓动双翅,极力挣扎,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这样一只小小的飞蛾,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再动了,可是那双翅膀在我手中挣扎,那种生之欲望令我震惊,使我忍不住放了它!
②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成长,昂然挺立。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③许多年前,有一次,我借来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一切全在我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④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加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⑤从那一刻起,我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不管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1.根据意思写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