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语文S版(2003)| 四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美文赏析。

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我很愿意帮您做事。”老马高兴地说:“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tuó)到磨坊去吧。”

小马来到河边,看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小马嗒嗒嗒跑过去,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蹚(tānɡ)过去吗?”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蹚过去。”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蹚过去。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松鼠,拦住他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河水会淹死你的!”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吗?”松鼠认真地说:“深得很呢!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进这条河里淹死的!”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叹了口气,说:“唉!还是回家问问妈妈吧!”小马甩甩尾巴,跑回家去。妈妈问:“怎么回来啦?”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我……我过不去。”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会明白了。”

小马跑到河边,小心地蹚了过去。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1.短文第1自然段通过对小马的语言和动作描写体现了小马(   )的品质。
A.无私奉献B.自私自利
C.活泼可爱D.乐于助人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老牛感觉河水很浅。B.小马没有听取妈妈的话。
C.小马很胆小。D.松鼠感觉河水很浅。
3.短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小马__________的样子。
4.按意思写成语。
(1)深得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知道怎么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马的妈妈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自护其短
北人[1]生而不识菱者,仕[2]于南方。席上啖菱[3],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注释:
[1]北人:北方人。
[2]仕:做官。
[3]菱:即“菱角”,水生植物,可食。
马价十倍
人有卖骏马者,比[1]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2]。”
注释:
[1]比:连续,接连。
[2]贾:同“价”。
1.我们可以从《自护其短》中获得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价十倍》中的“伯乐效应”使你联想到了什么生活现象?你是怎样看待今天的这种社会现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快乐阅读吧。阅读寓言故事,完成练习。

南辕北辙

从前有一个人,要从魏国到楚国去。楚国明明是在魏国的南边,可这个人却乘着车一直向北走。

路上有人告诉他说:“到楚国去,要向南走。你这样走,方向不对。”

那人回答说:“不要紧,我的马好。”

“不管你的马多好,朝着这个方向走,是到不了楚国的!”

“没关系,我带的路费很多。”

“路费再多,也到不了楚国呀!”

“那也不碍事,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

那个要到楚国去的人,依仗自己条件优越,始终认识不到错误,还是坚持错误的方向,继续向北走去。其实,照这样走下去,他的条件越好,就会离他要去的楚国越远。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这个人要从____________去,楚国在魏国的______,他却一直向_____走。
2.这个人始终不肯改变方向,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有三个理由,一是认为自己的马很好,二是认为自己________,三是认为车夫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照这样走下去,他的条件越好,就会离他要去的楚国越远”?请在正确答案的序号上打“√”。
A.他始终坚持错误的方向不改正。B.他的马跑得太快了。
C.他不知道楚国在什么地方。D.他弄不清楚东南西北。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B.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想清楚以后再去做。
C.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自以为是。
D.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要选择正确的方向和路线,方向对头,才能充分发挥有利的条件 。
5.你还积累了哪些寓言故事,请把题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长――生长、发育的意思。揠――拔的意思。 芒――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样子。 谓――告诉。予――文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非徒――不仅只是。

1.解释字义。
(1)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__________________
(2)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__________________
(3)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1)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个成语概括这则寓言的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它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句子朗读正确的是(      )
A.兔/不可复得。
B.因释/其耒而/守株。
C.宋人有耕/者。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1.兔触株(______)    
2.释其耒(_______
3.兔(________)(_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小故事,完成练习。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众皆笑之。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注释]①楚人:楚国人。②鬻(yù):卖。③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④陷:刺破,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⑤利:锋利。⑥以:用。⑦弗:不。⑧应:回答。

1.下面各句中加点字与“誉之曰”中“誉”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金钱损失了还能挽回,一旦失去信就很难挽回。
B.读者对于这本书的评价,好坏都有,毁参半。
C.我由于违犯纪律而损害了班级的荣,心里感到非常惭愧。
2.“楚人”夸赞自己的“盾”是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3.“楚人”夸赞自己的“矛”是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4.“众皆笑之”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知道出自这篇文言小故事的一个成语吗,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开心阅读。

狼和狐狸

一天,兽王老虎病了,伤风!兽儿们不约而同地去探望,借此表示忠心。单单狐狸没有去。这时,老虎因为生着病,没有精神去注意谁来谁没来。

 “啊,大王,”狼趴在老虎的耳边低声道,“大家都来看您,祝您早日康复,只有狐狸没有来,不知怎的。”

老虎被激怒了。命令把狐狸那发亮的黄尾巴割下来。

狐狸知道了此事,便亲自跑去见老虎。

“赤发鬼!”老虎吼了起来,“所有的兽儿们都来看我,你跑到哪儿去了?”

“啊,大王,您别生气。”狐狸回答,“我一听说您病了,马上就给您找药去了。

“哦,是这样……”老虎的语气缓和下来,“你找到了什么药?”

 “治疗伤风最好的药藏在狼的左后脚上。”

这是真的吗?”老虎不禁惊讶道,“你小心,如果这种药不起作用,当心你的脑袋!”

狐狸一点也不怕。因为它知道,伤风是很容易治的,即使不吃药,休息几天也会好的。

过了几天,狐狸在林子里碰见了狼——三只脚!于是它对狼说:“谁把痰吐到天上,痰就会落在谁的头上!”

1.文章第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是()
A.老虎生病了,没有一点精神。
B.老虎生病了,百兽都去探望。
C.老虎生病了,百兽都去探望,狐狸没有去。
2.“狐狸一点也不怕”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3.狼为什么只有三只脚?另一只脚哪儿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这个故事里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完成习题。

楚人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①契②舟,曰:“吾剑之所从坠。”舟上,从其所契者入水之。舟已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释)①遽:马上,急忙。②契:用刀刻上记号。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是:_______ 涉:________
求:_______ 行:________
2.这个小故事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句子的现代汉语意思。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________________
4.寓言中的楚人可笑在哪儿?
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