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苏教版(2001)|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内阅读。
我们骄傲,我们自豪,
我们奋发,我们开拓,
你是世界民族之林的强者,
我们爱你啊,中国!
[[QOrDeR]]找出其中的一对近义词: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小题2】“你”指谁?“你是世界民族之林的强者”这句话有哪两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我学:分析句子的含义一定要联系文章思想内容,联系上下文,抓住句子的重点词语来体会,如在下题的句子中,“强者”这个词语就是作者希望祖国变得强盛,“世界民族之林”表现了祖国屹立在全世界。
【小题3】“我们骄傲,我们自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奋发,我们开拓”表达了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坚定决心。
【小题4】这首诗表达出的诗人的思想感情是( )
A.我们的祖国真伟大。
B.我们热爱祖国。
C.赞美可爱的祖国,表达了真挚而热烈的爱国之情。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题文)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国著名革命作曲家冼星海,24岁时离开祖国去巴黎学音乐。由于穷困,他在巴黎做过各种各样的下役,像餐馆跑堂、理发店杂役、看守电话的佣人及各种被人看不起的听差。
A.冬天冷得没法时,他就到马路上去跑步取暖。因又冷又饿,有几次病倒在街上,被人救助回家里。尽管饥饿、贫困,他还是坚持在困境中学音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冼星海后来考上了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学业优异,名列前茅,是应享受公费待遇的。
B.学校出具了证明,连巴黎市长赫里欧也出示了证明文件,可是国民党政府,对这样一位有才华的音乐家竟不同意资助公费。他(    )生活极度困难,(    )没有动摇过学成归国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他在巴黎创作的一些有影响的作品,就是在这样生活走投无路的时候写出的。
C.他曾住在一间七层楼上的破旧房间里,门窗破了,冬天的夜晚,寒风长驱直入,他没有棉被,冻得睡不好,就索性点灯写作。冷风打着墙壁,穿过门窗,触动着这位音乐家的感情。他不能自已,借风述怀,写了成功的作品《风》和思念祖国的《游子吟》。
《风》特别受人们的欢迎,世界著名音乐家普罗科菲耶夫对此也给子很高的评价。《风》《朔拿大》等作品曾在巴黎播音和公开演奏,获得法国音乐界的好评。由于祖国的灾难,他放弃了在巴黎的学习和创作活动,于1935年归国,投身于抗日救亡的音乐创作活动,在延安创作了著名的《黄河大合唱》。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带点的词语。
名列前茅:                                                          
走投无路: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因为……所以……   尽管……也……
只要……就……   不是……而是……
3.从文中A、B、C三句中,我体会到                                                         
                                                                                    
4.给短文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题目,填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只写序号)
①一心救国的冼星海
②冼星海在困境中求学
③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
5.冼星海身上最值得我敬佩的东西是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肖邦日夜思念着祖国。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qing   qing)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他常常把自己关在 ① 的房间里,点上一支蜡(nà  là)烛,彻(qì  chè)夜地作曲、弹琴。时间在 ②  ,可是他已根本没有了时间的概念。
1.用“√”标出文中带点字正确的读音。
2.在文中“□”里加上标点符号。
3.给文中标序号的地方选择合适的词语。(画上横线)
(1)①处:A.幽暗     B.昏暗     C.黑暗
(2)②处:九消逝      B.流淌     C.流逝
4.这段内容主要写的是    (    )
A.肖邦日夜思念祖国。  B.肖邦忘我地工作。
C.肖邦没有时间概念。
5.用“   ”画出文中体现肖邦忘我工作的句子。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选一选诗人的别称。   
①诗仙 ②诗圣 ③诗鬼 ④诗佛
李白(  ) 王维(  ) 杜甫(  ) 李贺(  )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我的爱国心
作为一个中国人,每个人都爱自己的祖国,这一点我是坚信不疑的。但很多人却不会爱国……
那是一个夏天,我们放学后在校门口等家长来接。此时很多同学排队去校门口的小卖部买冰棍儿。忽然,我发现一个韩国小留学生因为撕不开包装袋急得直跺脚,惹得旁边的好多同学哈哈大笑。这时一个嘴巴快的已经吃完一根冰棍的同学走了过去,说:“嘿嘿,我帮你打开!”韩国的孩子不好意思地说了声“谢谢”。可谁知他撕开包装袋,却把冰棍放进自己嘴里,还嘟囔着:“嗯啊,真好吃——”此时那个韩国的学生憋了个满脸通红,突然间他猛地打了那个中国同学一拳,说道:“你混蛋!”可想而知,两个人立刻打了起来。我刚要上去制止,又有一个人冲了上去把那个韩国孩子一下推倒在地:“你干什么!你欺负我们中国人!”
来人正是二班的“二牛”(代号)同学,全年级数他最厉害。对于爱国我不知道他抱以怎样的态度,但从他的举动我可以猜出一些来。
此时,我有点看不过去了,便上前抓住“二牛”的衣领问道:我只是想问你,难道在自己的祖国去欺负一个外国人很光荣吗?”
周围顿时一片哑然。不少看热闹的人也围了过来,似乎都想知道这件事的结果会是怎样。我喘了口气,拿开了他抓着韩国孩子的手,继续说道:“真正的爱国不是像小日本那样以扩张自己的领土为目的,到处去侵略别国,而是靠自己的真才实学为祖国做出贡献,从而得到外国人的认同与称赞。这才是真正的爱国。”
“啪——啪——啪”传来一连串的掌声,有很多人在为我喝彩,而“二牛”也用那双深黑的双眼盯着我,目光渐渐地变得柔和了……
爱国之心我们每个人都有,我从不怀疑。而我们每个人更多的是要学会怎样去爱国。
1.用波浪线画出文中前后呼应的句子。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什么意思?
                                 
3.在“二牛”的眼中,什么是爱国?在“我”的眼中,什么是爱国?
                                 
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的几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地图上的发现

某日,一位德国朋友到我的画室参观,当他看到我挂在墙上的世界地图时,竟高声地叫起来:“天啊!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子的世界地图,是不是画错了?”
我问他原因。
“我所见过的世界地图都是德国在中间,为什么你的地图却是中国居于中间呢?”他回答。
“我们最好也找一张美国印的世界地图来看看。”我说。随即从书架上抽出一本美国出版的有关地理的书籍,并翻到世界地图的那一页。
这 就更奇怪了 为什么这张地图又是美国在中间呢  他似乎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
虽然这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有的幅员狭小,有的广袤万里;有的遍地黄沙,有的一片沃壤;有的天寒地冻,有的四季如春,但是每一个人都认为他自己的国家在世界上最为重要,并居于中心的位置。我说:“不过也确实如此,我们从自己的国家出发,绕世界一周之后,不是又回到原来的地方吗?不论我们现在置身何处,总是来自祖国,我们的眼睛也总是以自己的国家为中心哪!”
1.给短文第5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每个分句内的两个短句,结构_________,意思___________。
3.德国朋友认为“我”画室里的地图画错了,是因为______。后来又惊奇地发现美国出版的地图是_____________。
4.每一个国家都把自己国家放在世界地图的中间,这样处理的目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一句爱国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节选)

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20岁的肖邦告别了自己的亲人,坐着马车离开了首都华沙。在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他送行。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啊!”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眼眶。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
1.写出下列词中加点字的意思。
漫:________________
唱:_______________
满:________________
驰:_____________
2.选文对所写的事情交代得很清楚:时间是_____,地点是______,人物有_________,所写的事情是_____。老师“赠土”的目的是______
3.“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这句话借景抒发了肖邦_____的心情。
4.描写埃斯内尔动作的词语是___________,描写神态的词语是______,这些描写说明________
5.读着文中描述的送别的感人场面,你会联想起哪些古诗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给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只填序号)
疾:①病,身体不舒适 ②痛苦 ③快,迅速,猛烈 ④恨
驰而去(____)   积劳成(____)
痛心首(____)   恶如仇(____)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小长廊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记得那是十二月,我进入巴黎十二大学进修。我们每周都有一节对话课。
入学前,有人向我介绍该校一位上对话课的教授:“他留着大胡子,以教学严谨闻名于全校,提问刁钻古怪,几乎让他所有的学生领教过什么叫‘难堪’……”
我上第一堂对话课时,就被这位教授点着名提问:“我可以知道您是来自哪个中国的吗?”
班上当即冷场。我    着教授的那张脸。那脸,大部分掩盖在浓密的毛发下。我    地说:“先生,我没听清楚您的问题。我对法兰西人的这种表达方式很陌生。” 
教授把问题重复了一遍:“我是想知道,您是来自台湾中国还是来自北京中国?”
窗外,雪花默默地飞。在这间三面墙壁都是落地玻璃的教室里,我明明白白地感受到了那种几乎凝固的沉寂。几十双眼睛,蓝的、绿的、褐的、灰的,骨碌碌都瞪大了,盯着三个人来回看。看教授,看我,看我对面那位台湾同学。
“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我斩钉截铁地说。马上,教授和许多同学都转过脸去看那位台湾同学。那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同胞,连眼皮也不眨一下,冷冷地慢慢地说:“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
教授先生盯牢了我,又递过来一句话:“您走遍了中国吗?”“除台湾外,先生。”“为什么您不去台湾呢?”“我走遍了大陆,但我无法走过台湾与大陆之间的海峡,先生。不过,待到海峡上搭起桥来,台湾与大陆连成一片的时候,我会‘走’到台湾去的,先生。”
教授站起身,离开讲台向我走来。我这才发现,他的眼睛很明亮,笑容很灿烂。他将一只手放在我肩上,轻轻地说:“我丝毫没有刁难您的意思。我只是想知道,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他们自己国家的问题的。”然后,他快步走上讲台,大声宣布:“我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下课。”
出了教室,台湾同胞与我并排走。好一会儿后,我们俩不约而同地说:“一起喝杯咖啡好吗?”
1.短文的开头部分是如何介绍这位上对话课的教授的?用“  ”画出相关内容。
2.短文中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斜视  着急
B. 正视  慢慢
A.正视  着急
3.“海峡上搭起桥来”指的是(  )
A. 在台湾和大陆之间的海峡上建造一座真正的桥,让人们走
B. 这不是实指的桥,是指心,是海峡两边的人民心连心
4.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连眼皮也不眨一下,冷冷地慢慢地说……”写出了台湾同学对课堂上发生的事不感兴趣,懒得回答。   (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短文中的作用只是描写当时的天气。   (____)
5.“我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教授对“我”的态度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肖邦(  )地从老师手里接过盛满泥土的银杯。
A.慎重B.郑重
C.隆重D.严重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