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北京版(2004)|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竹林

我爱鸟语花香,更爱眼前的这片竹林。

又一次走进竹林,像是走进了世外桃源,心都醉了。单听微风中竹叶的窃窃私语,就足以让人感受到声音的动人。眼前一片绿色,青翠欲滴。绿是生命的象征,竹林里生机勃勃,真让我陶醉。

鸟雀在竹枝间欢蹦乱跳。它们这儿一声,那儿一调,上下呼应,远近附和,清脆婉转。细看,这些鸟儿五颜六色,姿态各异。噢,它们今天是在竹林里开歌咏会,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鸟儿见到我,有的羞答答地躲进竹叶里;有的大胆地站在枝叶上,向我点头致意;有的对我的到来并不惊奇,仍在唱着自己的歌。我不禁鼓起掌来,为它们的表演叫好。这下可不妙,它们害怕了,乱糟糟地叫成一团,好像在问:哪里来的庞然怪物,到这里来捣乱?

有鸟语便有花香。花儿有名的,没名的,朵朵艳丽而芬芳。低头看去,花儿朵朵,一簇一簇的。我真担心,看多了,我的眼睛会被染成五颜六色。不过,染了彩也好——看多彩的世界就更方便了。有了鲜艳的花儿,生活中就有了芳香,人世间便充满了温馨。禁不住,我俯身摘下一朵,放在心口。我真希望它能变成我的灵魂。

最妙的是,竹林间竟有一条小河。河水叮咚,更衬托出林中的寂静。偶尔有阳光从竹缝中跳到河面上,顿时,小河波光闪动,光芒直刺我的眼睛。河中的小鱼儿异常活跃,在河水中忽上忽下地蹿动着。清澈的河水蜿蜒东去,带着岸边的鸟语花香,去向太阳问好。

我不是第一次来这竹林,但每次来了就不肯离去。如果真有来生,我真想成为这里的一株竹子,永远扎根在这里。

1.根据短文内容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      )          世外(      )(      )
(      )(      )          (      )(      )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竹林醉人图。进入竹林时,作者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来仿写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作者说每次来了就不肯离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片段阅读练习

乡下人家(节选)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你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加点词语“天高地阔”在选文中的意思是形容            
A.吃得很多B.吃的时间很长
C.吃的地方很开阔D.吃的人很多
2.选文中加点的“他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两处加点的“它们”又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把这些平凡的事物写出了诗的美感,展现了_____的美。
3.想象一下,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直线画出选文的中心句。结合选文内容可知:“独特、迷人的风景”指       。这句话集中体现了作者   的感情。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语文乐园
任选一个片段,进行赏析。
1.田地的小径旁,棵棵小草从土地中探出头来,东张张,西望望,好像在对这美丽的景色仔细欣赏。草丛中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仿佛是绿地毯上画的小点缀。小径旁的河水浅浅的,清清的,河里小鱼游动,河底砂石颤动,清晰可见。
2.乡村的夏天,不像城里那么炎热。老人们悠闲地坐在树下的摇椅上,摇着蒲扇;孩子们围着大树跑着,累得满头大汗;妇女们围坐在一起,扯上几句家常话,说个没完。宁静的夏夜,蛐蛐唱着动听的歌曲,风儿吹过树缝发出“沙沙……”的声音,小河降低了音调轻轻地伴奏,组成了一首婉转的催眠曲。
3.春天是乡下最美丽的季节。各种花儿含苞待放,像一个个羞涩的小姑娘;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望着这个多彩的世界;树木抽出了嫩绿的枝条;农民伯伯驱赶着黄牛在耕田,黄牛身后跟着许多八哥和白鹭,它们有的低飞,有的跳跃着捉小虫;小鸭子也来凑热闹,在水中游来游去,嬉戏着。
4.清晨,瓦蓝瓦蓝的天空云雾缭绕,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好像童话里的仙境。一会儿,太阳从东边冉冉升起,雾也渐渐消失。我站在宁静的山脚下放眼眺望,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漫山遍野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像是给山穿了一件朴素雅洁的花裙子,下边还镶着像绿宝石-样的花边。一泓清溪顺着山势蜿蜒而下,溪水撞击在岩石上“叮咚”作响,弹唱着欢畅的乐曲。溪下光滑的鹅卵石清晰可见,高山流云也倒映在其中,一群小鱼在水里欢快地游着。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乡村的夜晚(节选)

向卫华

一轮满月,如一朵盛开的玫瑰花饱含浓香,开在碧霄,乡村便沐浴在玫瑰色的月光里。月光在树林里流淌,轻轻地就像一个女子走在出嫁的路上,羞涩地让这个世界只剩下她的心跳和呼吸。

如山间湿地里冒出来的一朵褐色的蘑菇,乡村静卧在青龙似的大山脚下,绿树翠竹掩映着农舍,花香鸟语缠绕着农舍,庄稼果木环抱着农舍。此时月光像一片轻柔的巨大的白绸子把乡村包了起来,一阵清凉的夜风悠悠吹拂,送来温馨的泥土气息和庄稼幽香;夜风像一壶老酒,把房前屋后的树、竹灌得有点微醉,细小的枝叶摆来摆去,弄出些细雨样的沙沙声。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如山菊花似的细碎,星星点点地洒在院子里;几扇窗子染.上蜡黄的灯光,隐隐约约从绿纱幔透射出来,融入月色里。

几个女人散坐在大灯下,一边眼睁睁地瞪着电视,一边穿针引线,把那一根根五颜六色的丝线逗弄得在胸前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一群汉子头攒在一起,偶尔,从胸中吐出一个“将”字,手也只是将棋子轻轻移动一下。

夜色越来越浓了,一片寂静包裹着整个乡村。月光下只有花儿在静静地开,花香在悄悄地飘。

(选自《<读者>合订本》2004年,有删改)

1.选择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用“√”表示。
(shě     shè)                            色(guī     gui)
(yìn     yìng)                            (xī     xì)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白绸子                           (                )的灯光
(              )的舞蹈                              (                )的丝线
3.造句。
隐隐约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作者笔下,乡村夜晚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各有什么特点?分别用一个词概括。
乡村夜晚的自然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乡村夜晚人们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摘抄文中一句优美的句子,写一写你喜欢的理由。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①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 会)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②秋天到了,(纺   仿)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密密   蜜蜜)地进入梦乡。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在文段中的括号内,用“√”选择合适的字。
2.第①②自然段描绘了两幅怎样的图画?第①自然段描绘的画面可取名为(      )
第②自然段描绘的画面可取名为(       )(只填序号)。
①瓜藤攀缘图          ②月夜睡梦图        ③门前晚餐图        ④鲜花轮绽图

3.画“        ”的句子,在文段中起到了_________的作用,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从中我们感受到作者___________的感情。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爱乡居

记得有一位作家在一篇文章中说:“台湾的鸟不语,花不香。”我相信这位作家一定是住在台北市。在台北市,看到的是高耸的洋楼,蛛网般的电线,根本看不到鸟,自然听不到鸟语。台北市早已是寸土寸金,即便有豆腐干大的一个院子,也都铺上了水泥。偶尔在阳台上种上一盆花,因为过多的二氧化碳,所以花朵发暗,叶子发黑,连新鲜都谈不到,自然不会散发香气。只有住在郊外的人,才知道位于亚热带的台湾,一年四季都有鲜花吐香,一天到晚都有鸟语不休。

我爱乡间的清晨,早上从屋子的后窗里望出去,是竹梢树影,农夫荷锄从河堤上走过,把黑色的剪影投在窗上,窗棂切取了远山的一角,作为背景,在背景的树梢、修竹、蓝天白云之间,点缀着人物,构成了一幅逼真生动的画。

我爱乡村的黄昏,晚霞染红了田野,微风吹过,秧苗摇曳,田埂上有牛在默默地啃着青草,偶尔抬头,长鸣一声,是那么悠扬悦耳,这是另一幅大自然的动人图画。

太阳下山了,带着孩子,沿着野草高过小腿的小道散步,让晚风吹拂着发丝,让蝴蝶绕身飞舞,从缀满野花的山坡上回来,满身都是花香。在无风无月的晚上,我会拉开窗帘,想起他曾经在信上写过的两句诗:“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我的梦。”

我爱乡居,因为在乡间无须挂画,有大自然的杰作供我欣赏。不必种花,却有四季闻不尽的花香。虽不养鸟,每天却有盈耳的鸟鸣。

1.读第1自然段,在正确说法后画上“√”。
(1)“台湾的鸟不语花不香”是因为台湾根本没有鸟和花草。(  )
(2)文中第1自然段与写乡间的美景关系不大,可以删掉。(  )
(3)作者在开头以“鸟不语,花不香”来反衬乡间的鸟语花香。(  )
2.短文第二部分描写了_____幅图画,请你给它们起个名字。
_____)图  (_____)图  (_____)图
3.作者为什么热爱乡居呢?请在短文中找到答案画上“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内短文《乡下人家》,完成练习。

①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②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   )中带着几分(   ),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③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④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你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   )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   )从不吃惊。

⑤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你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⑥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⑦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反义词或关联词。
2.“别有风趣的装饰”中,“别有风趣”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习中我们常常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请你仔细读短文第①、⑥自然段,然后给这两幅画面拟个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这句话是否前后矛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     ”画出短文的中心句,并试着写写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

②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你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1.文中的“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让人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写“门前种花,屋后有竹”,第②段写“屋后有河,鸭子戏水”。作者会在中间省略号的部分写一个怎样的场景呢?请你也照样子概括地写一写(可以和课文不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中,画“   ”的句子中“它们”指_____,从这个句子中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乡间荷塘

家乡的门口有一口很大而水不深的,何谈打从记事起我们这些光着屁股的村童,每逢夏天在荷塘边玩耍。

我们在这里玩耍的内容可多着呢,除了折纸船以外,还脱下头上戴的小草帽,用来捉荷塘里的小鱼小虾。有时候我们还在荷塘边抓起一(  )泥巴,捏成一个惟妙惟肖的小泥人,然后用来相互投掷取乐。有时冒着火辣辣的太阳大家一起跳进荷塘,利用荷叶做掩护,玩起水中的捉迷藏。

盛夏之际天气较为炎热,夏雨常光顾。在雨帘中漫步在荷塘的周边,那雨打荷叶发出一阵阵“扑扑”的响声,倒像是鼓掌欢迎我呢!A.最引人注目的是雨打荷叶时,荷叶那摇头晃脑的姿势,真像荷叶在风雨中开心得意地尽情舞蹈。

夏雨过后荷塘的景色更加迷人。那一(  )迎风摇曳的荷花,经过雨水的洗礼,宛如一个个刚出浴的美人,打着一把把翠绿色的小伞,站立在雨水(  )的池塘中,显得更加妩媚,更加艳丽,更加(  )动人。更为诱人的是在那(  )硕大的荷叶上面还盛着一瓢瓢雨水。B.当阵阵微风吹来,荷叶摇摇欲坠,雨水在绿叶的衬托之下呈现出深蓝浅绿的色泽,真像一个个绿色的玉盘,放着一个个大小不一、圆圆的、晶莹剔透的珍珠玛瑙。

令人最爱观赏的还数夏夜乡间的荷塘月色。盛夏之夜,一轮明月悬挂在天幕之上,荷塘里那挂满露珠的荷叶,在月光的照射下泛着(  )的银光。这时的荷塘之中,月光如泻。不时还传出一阵阵“咯咯”的蛙叫。恰在这个时候,只要站在何谈周边静静的欣赏那满塘的月光,以及那琅琅的蛙鸣,令人如醉如痴……

1.请将下列叠词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楚楚  盈盈  闪闪   朵朵   团团   枝枝
2.小时候我们在塘边玩耍,除了折纸船,我们还会______、______、______,用(三个字概括)等,体现了我们童年生活_______(填成语)。
3.句子A处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荷叶在风雨中的姿态。B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荷叶比作____。把____比作珍珠玛瑙。
4.请依次给短文的第③④⑤段各拟一个小标题(不超过五个字)。
③_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5.第⑤段“恰在这个时候”指的是______的时候。令作者如痴如醉的仅仅是满塘月光与琅琅蛙鸣吗?如果不是你认为还有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家乡的小河

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

小河是娴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她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的七彩绸。

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xī)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她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的身躯映在河水中,欣赏着火红的脸庞。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青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鳞光闪闪。

夕阳西下,太阳把余辉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是红,那处是绿。又一阵风来,倒映着两岸和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灰暗的一片,像醉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这时,寒风任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窸窸(xī)窣窣(sū)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更静、更清。

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

1.阅读中,不认识“娴静”的“娴”,应该用(______)查字法,先查(_____)部,再查(_____)画。“娴静”的近义词是(______)。
2.“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比喻B.拟人C.比喻和拟人
3.短文三到六自然段是按照_________顺序写的,分别描绘了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小河的景色。
4.短文表达了作者对小河__________的感情,请用“    ”在短文中画出最能体现这种感情的句子。
5.第四自然段中引用的诗句选自《_________》,请把全诗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