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版(2001)| 六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修改病句。病句常见病因有:A.搭配不当;B.成分残缺;C.词语重复、误用;D.语序有误;E.不合逻辑等,只有找准了病因,才能对病句做出正确的修改。
①“战斗在抗震救灾一线的武警官兵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个句子的病因是________,修改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战斗在抗震救灾一线的武警官兵无私奉献。
B.战斗在抗震救灾一线的武警官兵的精神无私奉献。
C.战斗在抗震救灾一线的武警官兵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②“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许多外国游客都不住地赞叹不已。” 这个句子的病因是________,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许多外国游客都不住地赞叹。
B.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许多外国游客都赞叹不已。
C.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许多外国游客都不停地赞叹不已。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把它填入下列句子的括号里。
因为……所以……      即使……也……      如果……就……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既然……就……
(1)王刚(___)能虚心听取意见,(___)办事很果断。
(2)王刚(___)能虚心听取意见,(___)改正的决心不大。
(3)王刚(___)能虚心听取意见,(___)会做得更好。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以下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才回到英国。
B.《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他是世界小说三大巨匠之一。
C.《邯郸学步》是一个成语故事,用来比喻一味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掉了。
D.《囚歌》是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写的。“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是全诗灵魂所在,可看作是自由的斗士在思考自己最后的行程时向世人豪迈的告白。事实也正如诗人自己所预言的,叶挺将军逝世后,他的英名彪炳史册,永垂不朽。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首先,我感到目前居住的地方不太合适。一则因离海太近,地势低湿,不大卫生,二则附近没有淡水。我得找一个比较卫生、比较方便的地方建造自己的住所。

我根据自己的情况,拟定了选择住所的几个条件:第一,必须如我上面所说的,要卫生,要有淡水;第二,要能遮阴;第三,要能避免猛兽或人类的突然袭击;第四,要能看到大海,万一老天爷让什么船只经过,我就不至于失去脱险的机会,因为我始终存有一线希望,迟早能摆脱目前的困境。

我按上述条件去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发现在一个小山坡旁,有一片平地。小山靠平地的一边又陡又直,像一堵墙,不论人或野兽都无法从上面下来袭击我。在山岩上,有一块凹进去的地方,看上去好像是一个山洞的进口,但实际上里面并没有山洞。在这山岩凹进去的地方,前面是一片平坦的草地,我决定就在此搭个帐篷。这块平地宽不过一百码,长不到二百码。

若把住所搭好,这块平坦的草地犹如一块草皮,从门前起伏连绵向外伸展形成一个缓坡,直至海边的那块低地。这儿正处小山西北偏北处,日间小山正好挡住阳光,当太阳转向西南方向照到这儿时,也就快要落下去了。

搭帐篷前,我先在石壁前面画了一个半圆形,半径约十码,直径有二十码。沿这个半圆形,我插了两排结实的木桩:木桩打入泥土,仿佛像木概子,大头朝下,高约五尺半,顶上都削得尖尖的。

两排木桩之间的距离不到六英寸。然后,我用从船上载下来的那些缆索,沿着半圆形,一层一层地堆放在两排木桩之间,一直堆到顶上,再用一些两英尺半高的木桩插进去支撑住缆索,仿佛柱子上的横木。这个篱笆十分结实牢固,不管是人还是野兽,都无法冲进来或攀越篱笆爬进来。这项工程,花了我不少时间和劳力,尤其是我得从树林里砍下粗枝做木桩,再运到草地上,又把它们打入泥土,这工作尤其费力费时。

至于住所的进出口,我没有在篱笆上做门,而是用一个短梯从篱笆顶上翻进来,进入里面后再收好梯子。这样,我四面都受保护,完全与外界隔绝,夜里就可高枕无忧了。不过,我后来发现,对我所担心的敌人,根本不必如此戒备森严。

我又花了极大的力气,把前面讲到的我的全部财产,全部粮食,、弹药武器和补给品一一搬到篱笆里面,或者可以说搬到这个堡垒里来。我又给自己搭了一个大的帐篷用来遮雨,因为这儿一年中有一个时期常下倾盆大雨。我把帐篷做成双层的,也就是说,里面一个小的,外面再罩一个大的,大帐篷上面又盖上一大块油布。那油布当然也是我在船上搜集帆布时一起拿下来的。

现在我不再睡在搬上岸的那张床上了,而是睡在一张吊床上,这吊床原是船大副所有,质地很好。

我把粮食和一切可能受潮损坏的东西都搬进了帐篷。完成这项工作后,就把篱笆的出入口堵起来。此后,我就像上面所说,用一个短梯翻越篱笆进出。

做完这些工作后,我又开始在岩壁上打洞,把挖出来的土石从帐篷里运到外面,沿篱笆堆成一个平台,约一英尺高。这样,帐篷算是我的住房,房后的山洞就成了我的地窖。

1.下列对短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选择搭帐篷的场地。B.在草地上搭建帐篷。
C.制作短梯翻越篱笆。D.把粮食等东西都搬进帐篷。
2.把鲁滨逊搭建帐篷的过程补充完整。
___________)—插木桩—(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阅读短文,对比鲁滨逊的临时栖身处和理想居住地的优劣。
临时栖身处的不足
理想居住地的优势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结合短文中的两处故事情节,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面一段文字中,第①句有一个错别字,第②句有一个词语运用不恰当,第③句有一处语病。请分别找出来,然后修改。
①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藉的形式保存的。②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经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③而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1)错别字: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2)不恰当的词: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3)病句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修改病句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按要求写句子    
(1)句子中要有两个连续动作的词。
________ 
(2)国旗升起来了。(扩句)
________ 
(3)不劳动,连棵花都养不活,这是真理。(改成反问句)
________ 
(4)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缩句)
________ 
(5)学校里只发给每人一张“校园活动节”的票,这真叫爸爸、妈妈为难。(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按要求写句子。
1.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要我还有墨水,就能把事情记得非常准确。(用关联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汤姆躺在一张沙发椅上,身边坐着许多热烈的听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渠里流水潺潺,树上嫩芽满枝,小鸟在耳边欢唱。(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不滑下来,他不得不用两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鹅的羽毛。(改写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关于“械”字的读音,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个字的读音是三拼音节。
B.若用音序查字法查这个字,应先查大写字母“X”。
C.若在拼音“xie”上标声调,应把声调标在“e”上。
D.这个字是形声字,其中“戒”字是它的声旁。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片段,回答问题。

他每天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或到海边去捕鱼,并且把捕到的活山羊畜养起来。后来他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可以常喝羊奶,吃羊肉。搬来的东西里,有一些麦子,他把它们撒在围墙里,不久长出了嫩芽,后来结出了十几个穗子。他用这点儿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

1.用“_____”画出第一句中的动词。
2.为了能生存下来,鲁滨逊做了哪些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鲁滨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如何理解“他用这点儿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中的“终于”一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鲁滨孙漂流记(节选)

1659年9月30日,我,可怜而不幸的鲁滨孙·克罗索,在一场可怕的大风暴中,在大海中沉船遇难,流落到这个荒凉的小岛上。我且把此岛称之为“绝望岛”吧。同船伙伴皆葬身鱼腹,我本人也九死一生。

整整一天,我为自己凄凉的境遇悲痛欲绝,我没有食物,没有房屋,没有衣服,没有武器,也没有地方可逃,没有获救的希望,只有死路一条,不是被野兽吞嚼,被野人饱腹,就是因缺少食物而活活饿死。夜幕降临,因怕被野兽吃掉,我睡在一棵树上。虽然整夜下雨,我却睡得很香。

10月1日清晨醒来,只见那只大船随涨潮已浮起,并冲到了离岸很近的地方。这大大出乎我意料。我想,待风停浪息之后,可以上去弄些食物和日用品来救急。但又想到那些失散了的伙伴,这使我倍感悲伤。……

从10月1日至24日,我连日上船,把我所能搬动的东西通通搬下来,趁涨潮时用木排运上岸,这几天雨水很多,有时也时停时续。看来,这儿当前正是雨季。……

10月26日傍晚,我终于在一个山岩下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我画了一个半圆形作为构筑住所的地点,并决定沿着这个半圆形安上两层木桩。中间盘上缆索,外面再加上草皮,筑成一个坚固的防御工事,像围墙或堡垒之类的建筑物。

1.选段中共讲了哪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本文鲁滨孙在困难中的表现,联系我们学习及生活过程中遇到的苦难,应该怎样面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