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版(2001)| 六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内阅读。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
2.解释加点字。
(1)孔子不能______(2)孰为汝多______
3.围绕太阳的远近问题,两小儿各执一词,请填写他们的观点和理由。
人物观点理由
一儿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A_____
另一儿B_____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4.文中的人物,我喜欢______,因为____________
5.从以下话题中选择其中一个,像文中的两小儿一样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依据。
A.电脑时代需要/不需要练字
B.现代生活,学生有必要/没有必要学习古诗文
C.小学生有必要/没有必要带手机到学校
我选话题______。我认为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初步赏析文言文,做好初中衔接。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联系上下文,下面带点的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问其(过去的、原来的)B.其日中如探汤(来不及)
C.而日中时远也(正午)D.孔子东(游玩)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言文主要是通过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B.“孰为汝多知乎?”的意思是“谁都认为你知识渊博”。
C.“孔子不能决也”的意思是“孔子不能决定”。
D.“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是文中的人物通过视觉效果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3.文章所表达的道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即使是非常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也可能包含着我们不了解或不确定的知识,需要多观察、多思考。
B.学习必须胆大心细不怕困难,也要学会知难而退。
C.只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即使是小孩子也能有独特的发现和独特的思考。
D.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孔子能在两个小孩子面前坦率承认自己“不能决”,令人敬佩。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文中“辩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2.写出划线句子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本文,你想对两个小孩说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小古文,做题。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枣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尊乎?”

1.按提示填空。
要知道字词的含义,可以查字典。比如,想知道“故”在文中的意思,可以用___查字法查字典,先查____,再查_______。“故”在字典中的释义有:①原来的;以前的;旧的。②特指人死。③意外的事情。④原因。⑤有意;存心。⑥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当于“所以”“因此”。“故”在本文中应选第____种解释。我们还可以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一些词语的意思。如:“及日中则如盘盂”中“及”的意思是____,所以“目之所及”的意思可能是____。再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中“以”的意思是_____,所以“自以为是”的意思可能是_______
2.你认为文中的哪个人物得学习?你想向他学习什么?
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用“/”画出朗读时的停顿处。
此 不 为 远 者 小 而 近 者 大 乎?
2.两小儿辩斗时,一儿从______的角度来看,认为“日初出大如车盖”;一儿从
_______的角度来看,认为“日初出沧沧凉凉”。他们看太阳的角度不同,因此得出的结论不同。
3.从上面短文中,你体会到孔子和两小儿各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小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听了两小儿的话,孔子又会说什么呢?(可以用现在的话来说,也可用文言文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言文阅读。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______!”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

1.将课文内容补充完整。
2.选择带画线字的解释,在括号里打“√”。
①伯牙
A.乐器( ) B.弹奏( ) C.发动( )
②洋洋乎江河
A.如果( ) B.好像( ) C.你( )
在流水
A.志向( ) B.记住( ) C.记号( )
3.伯牙绝弦的原因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原句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文言文阅读。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孔子不能也。(       )     “孰为多知乎?”(       )
2.翻译“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括号里的正确答案,并在正确答案下面打(√)。
这则小故事以(对话、说话)的描写方式贯穿始终,叙述了两小儿辩日的过程。两小儿在对话中使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并用(列数字、比较)的方法,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说明了(知识无穷、人各有所长)学无止境的道理,同时也赞扬了孔子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足的精神。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日始出时去人近     以:认为B.问其               故:原因
C.及其日中如探            汤:汤水D.孔子不能       决:判断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孰为汝多知乎?”意思是“谁说你很聪明呢?”
B.“日初出沧沧凉凉”意思是“太阳刚出来时很苍茫凄凉”。
C.“而日中时近也”意思是“到了正午时离人近”
D.“见两小儿辩斗”意思是“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辩”。
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朗读这句话的语气应该是(       
A.反问,带有嘲笑,表现出小孩子的机智可爱。B.疑问,幸灾乐祸,冷嘲热讽。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告诉我们,即使是非常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也可能包含着我们不了解或不确定的知识,需要多观察,多思考。
B.从两小儿辩论的角度我明白了;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即使是小孩子也能有独特的发现和独到的思考。
C.从“孔子不能决也”的角度我明白了: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孔子能在两个小孩面前坦率承认自己“不能决”,而不是故作高深或恼羞成怒,也很令人敬佩。
D.本文主要通过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两小儿辩日》,完成文后的题目。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dǒu dòu),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用“     ”划出。
2.我会用“组词法”解释加点字。
两小儿日:___________          出:__________       日中_________
3.围绕太阳远近的问题,两小儿各执一词,请将他们的观点和理由补充完整。
人物观点理由
第一个孩子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______
第二个孩子__________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4.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B.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C.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D.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5.“孔子不能决也。”对此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孔子学识浅薄比不上孩子B.孔子对待学问实事求是
C.孔子不忍心作出判断D.孔子缺乏科学探究精神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文精品回放。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乎?”

1.请写出短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探汤(______)   知(______
2.请写出下列句子的大意。
(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不能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