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版(2001)| 六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1.《两小儿辩日》选自    
A.《孟子•告子上》
B.《吕氏春秋•本味》
C.《列子•汤问》
D.《论语》
2.请补充横线上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它的大意。
_____
3.解释下面字词的意思。
辩斗 ____            ___            ___          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两小儿辩日

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②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             ,而日中时             。”

③一儿曰:“我以日初出            ,而日中时            。”

④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yù 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⑤一儿曰:“日初出cāng ch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⑥孔子不能决也。

⑦两小儿笑曰:“孰wèi wéi)汝多zhì zhī)乎?”

1.补全课文内容。
2.用“√”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3.选择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日中:①太阳中间   ②正午(      )       汤:①热水   ②汁液(      )
决:①决定   ②判断(      )                  孰:①谁   ②姓(      )
4.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文中这句话应该这样读: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B.短文以人物对话的方式,讲述两小儿各自的观点,并阐明道理,深入浅出,引人深思。
C.两小儿争辩时,前一个小孩儿以视觉效果为依据,而后一个小孩儿是以对温度的感知为依据的。
D.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即便是非常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也可能包含了我们不了解或不确定的知识,需要多观察、多思考。
5.读完这个故事,你认为孔子是个怎样的人?(        
A.胆小怕事B.见识短浅C.实事求是D.虚有其名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完成文后习题。

两小儿辩日

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②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③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④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盛物的器皿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⑤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⑥孔子不能决也。

⑦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本文选自《______》。
2.根据文中画“      ”部分的解释,在括号里写出正确的古词语。
3.对下列重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去:离开。)
B.“及其日中如探汤”(汤:古义为热水,今义为菜的汁水。)
C.“孔子不能决也”(决:判断。)
4.翻译句子。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
“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观点是什么?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观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问其(      )
(2)孰为(      )(      )
2.两个小孩对太阳的远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
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两个小孩对太阳的探究,体现了一种什么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
4.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孔子不能决也”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啊,时间

我在最富有幻想的年龄,读了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懂得了时间就在洗脸的水盆里,就在吃饭的筷子尖上,就在人们的脚下奔走。从此,我觉得天空大地、一草一木,无一不是时间的化影:那流水不是时间在流淌?那轻风不是时间在飞舞么?

可是,什么是时间?是地球的转动?是日升月落星移斗转?生命的一始一终?还是表针的圆周运动?

我也曾坐在大地的边沿上,望着深邃的星空,想:永恒的字宙不像地球那样转动,拿什么来标志它的时间呢?哲学家所说的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的流淌就是时间么?为什么多少年过去了,地只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呢?我怕我匆匆地走来又匆匆地走去也只是弹指一挥间,因此,我不再陷入冥冥的空想了,只是想着怎么样使用时间,把时间留住。

后来,我读了苏联作家格拉宁的小说《奇特的一生》。主人公柳比歇夫驾驭着时间的飞马,一生写出了科学史、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昆虫学、动物学、无神论等领域的许多著作,此外,他还写过回忆录和大量日记我从柳比歇夫身上学会了在公共汽车上背外语单词,在睡前阅报纸。时间的下脚料被我一分一秒地用上了,但是时间总是潺潺地流淌着

在杯盘狼藉的叮当声中,醉醺醺的是时间么?为什么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除了创造这唯一的标准外,还能用别的什么来说明吗?


寸金难买寸光阴。但创造和改革却可以赢来永恒的光阴。时间只有在人类的创造活动中才有价值。啊,我似乎明白了:时间就是不停的学习创造。
1.作者认为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知道弹指一挥间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意思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但作者为什么说创造和改革却可以赢来永恒的光阴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生活中的小镜头

 生活,宛如一部情节曲折的电影,一个个精彩的镜头,便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我热爱生活,也热爱那一个个小镜头,她们使我受到教育,得到启迪。然而,我更偏爱图书馆里那一个个小镜头。

 清晨,图书馆的大门敞开了,各种各样的人便争先恐后地涌进图书馆。留披肩发的,梳辫子的,剃平头的,梳分头的,黑发的,白发的……宽敞的图书馆似乎显得拥挤了些。

 人们进了图书馆,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欣慰地笑了笑,似乎这封闭了一夜的图书馆空气很清新似的。紧接着,那双眼皮,那丹凤眼,那眯眯的笑眼,那有神的大眼睛……都各自盯上了自己的目标;那粗糙的手、细腻的手、宽大的手、纤细的手,都小心翼翼地拿下书,极温柔地抚摸着,就像抚摸着孩子光滑的脸蛋儿……

 图书馆里骚动了一阵之后,又恢复了平静,只能偶尔听到翻书的声音,也显得极少,极短。人们完全沉醉在书的海洋里了。

 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一边看着,一边伏案疾书,有时,还停下来皱紧眉头想想什么,时不时地扶扶那已滑落到鼻梁上的眼镜;一位梳披肩发的姑娘,此时已顾不及去整理那些散乱的头发,只是用大眼睛在书上贪婪地扫着,不时地甩一下那束垂到额前的刘海儿,看那神情,要是有把剪刀的话,她一定把那束刘海儿铰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鼻梁上架着老花镜,眯着眼睛,把书拿得远远的,显得很费力,但仍旧舍不得把书放下;几个孩子趴在桌子上,用手指着字,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着,很吃力,却很专注……

 我,没有打扰任何人,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图书馆。但这生活中的小镜头,我却怎么也忘怀不了,它似乎告诉了我什么,到底是什么呢……

1.本文表示人多的写法,很有特色。如抓住人们的头发描写:留披肩发的,梳辫子的,剃平头的,梳分头的……”请你仔细阅读文章,再举一个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地写出文中第5自然段描写了人们读书的四个镜头,它们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读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请把你的想法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我能试着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再把这两段的意思写下来。
(一)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注释]欲:想。加:强加。诸:之于的意思。非:不是。尔: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注释]身:本身。正:品行端正。虽:虽然,即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用现代文翻译下列句子。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联系课文,把下面句子的意思写下来。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缩句。
①巍峨的金字塔是世界古代建筑的一个奇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两个工人的腿伤得很厉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