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鲁教版(五四学制)| 三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排列句子顺序,在前面横线上填上序号。
________后来,小男孩坚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
________一天,列宁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
________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他又不敢讲。
________他找了半天没找到,就询问一个小男孩,小男孩说他不知道。
________第二天,那只灰雀果然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着歌。
________列宁说:“可惜它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类型:排序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灰雀(节选)

①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②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③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④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⑤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1.列宁经常给灰雀带的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每次、仰望、经常……”这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男孩的回答中可以猜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短文中找出表现列宁担心灰雀的句子,抄写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听了列宁说的话,小男孩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灰雀》(节选)

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那只胸脯红的灰雀不见了。(      )
(2)李四光提的问题很,爸爸也说不清楚。(      )
(3)这厚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呢?(      )
①距离大       ②深奥       ③(感情)厚       ④颜色深
2.由文中的词语“找遍”可以看出列宁(       
A.很想抓住那只灰雀。B.非常担心那只灰雀。
3.从文中的省略号可以体会到小男孩说话时______,可以推测______很可能与他有关。
4.读一读画横线的句子,这句话表现了列宁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1.给加点词选择正确解释。(填序号)
A.深奥                    B.表示颜色深
(1)那只胸脯红的灰雀不见了。(      )
(2)李四光提出的问题很(      )
2.文中“找遍”一词,可以看出列宁______________
3.从小男孩话语中的“……”可以体会到他说话时的语气是:_________。小男孩当时可能在想:__________
4.“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表现列宁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灰雀(节选)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1.找出描写灰雀的语句,仔细品一品再填空。
(1)描写灰雀颜色的词语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2)描写灰雀的叫声时,作者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__________”一词。写出了灰雀的叫声悦耳动听。
2.品读画“~”的语句,我感受到了列宁对灰雀的_______________之情。
3.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灰雀》选段。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1.在第二自然段空格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果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男孩“低着头”,说明男孩_____________,也说明他是个________的孩子。
4.把灰雀的叫声比作“歌唱”,不仅说明灰雀叫声好听,而且反映出列宁______________的心情。
5.列宁不问小男孩,却问灰雀昨天到哪儿去了,是因为(       
A.列宁心情很好。B.列宁喜欢和小动物说话。C.列宁怕伤害到小男孩。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欢喜 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眺望   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1.用“/”把语段括号内不恰当的词划掉。
2.这段话的前两句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地点是_______,人物有__________
3.这一段从_________等方面描述了三只灰雀。
4.从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句可以看出列宁很喜欢灰雀。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灰雀(节选)

①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②列宁看看男孩   又看看灰雀   微笑着说   你好   灰雀   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③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有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1.在第自然段空白处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2.选文第自然段中,列宁表面上是跟灰雀说话,实际上他的话是说给____听的,列宁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男孩送回灰雀后的动作,猜想他心里想的是什么。
                
4.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男孩为什么是诚实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苏珊的帽子

苏珊是个可爱的小女孩。可是,在她念一年级时,她那小小的身体里竟长了肿瘤,


并住院接受了三个月的化学治疗。出院后,她显得更瘦小了,神情也不如往常那样活
泼了。更可怕的是,原先那一头美丽的金发,现在快掉光了。虽然那蓬勃的生命力和
渴望生活的信念足以与癌症——死神一争高低,她的聪明和好学也足以补上被落下
的功课。然而,每天顶着一颗光秃秃的脑袋到学校去上课,对于她这样一个六七岁的
小女孩来说,无疑是非常残酷的事情。
在苏珊返校上课前,班上的老师海伦热情而郑重地宣布:“从下星期一开始,我们
要学习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所有同学都要戴着自己最喜欢的帽子到学校来,越新
奇越好!”
星期一到了,离开学校三个月的苏珊第一次回到了她所熟悉的教室。但是,她站
在教室门口却迟迟没有进去,她担心,她犹豫,因为她戴了一顶帽子。
可是,使她意外的是,她的每一个同学都戴着帽子,和他们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
她的那顶帽子显得那样普通,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一下子,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
有什么两样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妨碍她与伙伴们自如地见面了。她轻松地笑了,笑
得那样甜,笑得那样美。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现在,苏珊常常忘了自己还戴着一顶帽子;而同学们
呢,似乎也忘了。
1.苏珊因做化疗,失去了一头美丽的___,海伦老师得知后,以认识____为名,安排全班的同学戴着帽子来__,从而避免了尴尬,使苏珊在相互尊重的环境中愉快地生活。
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苏珊在教室门口和走进教室后的心情不同?
(1)教室门口:________
(2)走进教室:________
3.通过短文,我们明白了(        )。
A.我们上学都要戴帽子
B.老师的话我们要听
C.生活中要学会友善地对待别人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1.读选文中画“﹏﹏”的句子时要用(  )的语气。
A.坚定B.委婉C.犹豫
2.请仿照方框中的例子,补充画“____”的句子中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活动。
3.下面是两位同学读完选文后的对话,请把他们的对话补充完整。

4.根据选文内容,我们知道男孩是一个____的孩子。
5.选文中的列宁用充满善意的语言引导了男孩,而不是严厉地批评或指责他,这使我想到了《荀子》中的名句:____, 暖于布帛;____,深于矛戟。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