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鲁教版(五四学制)| 三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题目中的“山东”指的是(    )
A.山东省。
B.山的东面。
C.华山以东。
D.泰山以东。
2.“遍插茱萸少一人”中“遍”的意思是(    )
A.全部。
B.量词,次,回。
C.又。
D.普遍。
3.读诗题,明内容。诗题中的“______”告诉了我们诗人写诗的时间。这首诗描写的是我国的传统节日_______,这个节日的习俗有________、________等。
4.赏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完成练习。
(1)诗句中的“______”字与“_______”字分量很重,写出节日里游子的孤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每逢佳节倍思亲”告诉我们触发诗人思乡念亲之情的是“____”。我还能写出两句关于思乡的诗______,______。
5.对“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芙萸少一人”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诗流露出诗人客居他乡,无比孤独的心情。
B.这两句诗通过写兄弟插上茱萸,在登高望远,反衬出自己的寂寞与孤独。
C.诗人插上茱萸登高时,发现兄弟不在,所以增加了几分孤独、忧愁。
D.这两句诗运用想象的手法,写重阳节家乡兄弟们登高时的情景,表现出因不能与亲人团聚而深感寂寞,倍加思乡的情感。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见:①看到。②会见;会面。③对于事物的看法;意见。
(1)夜书所(   )
(2)他是个很有远的人。(   )
(3)国家领导接了这些外宾。(   )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①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来的。②老大:年纪大了。③乡音:家乡的口音。④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
(1)结合注释,给诗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shǎo shào)      (xiānɡ xiànɡ)
(2)从诗中找出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语。
(     )——(     )
(     )——(     )
(3)“儿童相见不相识”的原因是什么呢?请用诗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古诗阅读。
山 行
[唐]杜 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这是描写秋天的一首古诗,诗中共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种景物。
(2)哪句诗最能表现秋景?(  )
A.远上寒山石径斜。
B.停车坐爱枫林晚。
C.霜叶红于二月花。
(3)你能用自己的话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农历佳节习俗我知道。
正月初一       重阳节      吃粽子
五月初五       春 节        登高
八月十五       端午节      赏月、吃月饼
九月初九       中秋节      吃饺子
类型:连线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古诗欣赏。
秋 浦 歌
李 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注释;①秋浦:唐代盛产铜银的地方。②赧:红色。
注解:冶炼炉的火光辉映天地,紫烟中火星四处飞溅。月光下炉火映红了工匠的脸膛,嘹亮的歌声震荡在寒夜的水面上。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1)全诗描述深秋时候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景色。
(2)诗中点明时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表现颜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表现形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表现诗人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快车。

秋阿姨的脸上总是带着幸福的微笑。她手里拿着一只大篮子,里边装满各种鲜艳的颜色。她日夜不停地忙着,为圆圆的大苹果抹红脸蛋儿,给香喷喷的甜梨扑上金粉,给柿子胖乎乎的脸上撒一层薄薄的白霜,把绿色的树叶染成金黄、鲜红……

一阵凉风吹来,高声叫着:“冬爷爷要来了。秋阿姨,你准备怎样迎接冬爷爷呢?”秋阿姨说:“我把丰收的果实装满篮子,送给冬爷爷。”

1.我给词语化化妆。
______)的颜色 (______)的脸
______)的果实 (______)的苹果
______)的甜梨 (______)的微笑
2.秋阿姨的篮子里装满了各种颜色,她给_____抹红色,给_____扑金粉,给_____撒白霜,把_____染成金黄、鲜红。
3.秋阿姨送给冬爷爷的礼物是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回答问题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⑴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值,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
⑵应怜:大概是感到心疼吧。应,表示猜测;怜,怜惜。
屐(jī)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⑶小扣:轻轻地敲门。柴扉(fēi):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1.读完这首诗,你知道了“游园不值”的“值”意思是(________),“怜”的意思是(_______)。
2.下面对本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句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表现了主人不好客与冷漠。
B.“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
C.这首诗写了诗人兴致很高地去拜访园的主人,但却吃了闭门羹,所以情绪低落。
D.这是一首无法成游、却胜于成游的别具一格的记游诗,和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表达的意境很接近。
E.前两句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    )的价值

从前,有一对夫妻,开了一家小酒店,由于他们卖出的酒价廉物美,很受顾客称赞,因此生意十分兴隆。                     

有一天,丈夫外出办事,妻子忽然灵机一动,偷偷地在酒里掺了水,多卖了5元钱。

晚上丈夫回来,妻子得意地把自己的“秘诀”告诉丈夫,以为会得到丈夫的夸奖。谁知,丈夫一听,急得双脚直跳,抱着头痛苦地说:“唉!你把我们最值钱的东西,只用5元钱就卖掉了!”

果然,从此他们的生意因此一蹶不振,并且终于彻底破产。当妻子贫病交加,奄奄一息的时候,她悔恨地流着眼泪说:“我明白了……”

1.给短文补充合适的题目,填在相应的位置。
2.在文中找出与“红火”意思相近的一个词语,写下来。(__________
3.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词语。
(1)价格便宜,货物又好。(_______
(2)疾病、贫穷一起到来。(_______
(3)形容气息微弱。(______
4.丈夫认为“我们最值钱的东西”是什么?
__________
5.根据你的理解,给短文结尾补上“妻子”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